近日,记者从在广西防城港市召开的全区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暨海洋牧场建设推进会上获悉,“十三五”以来,广西渔业总产量常年位居全国第八、西部地区第一。

2023年,全区水产品总产量377万吨,同比增长3.6%,全区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1251.54亿元。其中,现代设施渔业产量达210万吨,占全区养殖总产量的65%。2021年以来,广西累计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10个,国家级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骨干基地60个,水产类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基地2个,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10个,全国文明渔港4个,渔业成为全区农业“六大千亿元”产业集群之一。

据介绍,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渔业工作,先后审定出台推进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高位谋划、高标部署、高效推动,扎实推进全区渔业现代化建设重点工作。早在2020年,渔业就成功打造成为全区农业“六大千亿元”产业集群之一,2023年渔业二三产业产值比重由2020年的50.7%提高到53.4%,加快传统渔业向高效集约的设施渔业养殖模式转型升级。

下一步,广西将大力拓展养殖发展空间,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重点发展陆基圆(方)池循环水养殖、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拱棚小池塘养殖等。抢抓向海机遇,大力发展深远海养殖和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重力式深水网箱、桁架类大型养殖装备,加快推进渔港经济区建设。科学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不断拓展水产养殖新空间。引导传统种稻、种果农户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探索“鱼果共生”生态循环种养模式。深入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开展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创建活动。全面落实养殖证制度,加快推进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