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乌蒙腹地的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海子街镇热水田社区,脆红李、刺梨果、板栗挂满枝头,一片片高粱地里,颗粒饱满的高粱穗压弯了枝头……为了让群众增收致富,热水田社区成立裕民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种植李子、刺梨和板栗等果树1800余亩,同时套种高粱、大豆、马铃薯和蔬菜等传统农作物1400余亩,通过经果林和传统产业两手抓,守住耕地红线,既助力群众增收致富,也壮大了集体经济。

热水田社区的产业发展,仅是七星关区党组织领办经济实体的一个生动典型。近年来,七星关区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举措,不断探索出村社一体型、特色产业型、产旅融合型、联村发展型、循环产业型等多元发展模式,构建集体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的联结机制,引领广大农民群众走向共同富裕。截至目前,七星关基层党组织领办集体经济1166个,带动群众组建家庭农场2568个,村级集体经济积累1.86亿元。

“村社一体”激发产业新动力

“再过两三个星期,我们的葡萄就可以采摘了,这是新品种,产量能达到3万~5万斤,年产值估计能拿到100万元左右。”岔河镇岔河社区欣香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康胜刚说。

走进基地,110余亩葡萄丰收在望,放眼望去,一排排葡萄架上挂满了晶莹剔透的小葡萄。

据了解,生机镇镰刀湾村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种植精品葡萄500余亩,目前,基地年产量可达600吨,年产值600余万元。同时,该村还积极推广水果种植新技术,积极调整种植结构,连片开发种植精品葡萄、三红蜜柚和软籽石榴等精品高效农业产业2500余亩。

蓬勃发展的水果产业,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带动了农户增收致富,还为镰刀湾村铺就了一条乡村振兴“甜蜜路”。

近年来,七星关区以“村社一体化”为抓手,大力推动特色水果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水果种植面积超12万亩,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特色养殖”带领群众奔富路

近年来,七星关区采取“党建+合作社+特色养殖”的模式,探索土鸡、鸭、肉牛、土猪等多元化养殖道路,不断拓宽村集体增收致富渠道。

在野角乡邓家湾村肉牛养殖场,饲养员正忙着给肉牛添加饲料,几十头膘肥体壮的肉牛正悠闲地嚼食着草料,不时发出“哞哞”的叫声。

“今年是我们村合作社养牛的第2个年头,从肉牛品种的选择到喂养,我们颇有心得,如今牛长得可好了,长得膘肥体壮!”邓家湾村党支部书记吴开才自豪地说道。

吴开才的底气源于科技赋能,邓家湾村合作社养殖基地的每头牛都有“牛专家”定期为它们做全面体检,通过生长数据分析搭配养殖方案,让养牛变得科学简便。不仅如此,邓家湾村还按照“资源循环转化”的发展思路,将养殖肉牛所产生的粪污发酵成为肥料用于玉米种植,从而形成种养循环、生态养殖,达成农业产业集成发展,实现了经济收益翻倍。

“茶旅融合”焕发山乡新活力

站在杨家湾镇周驿茶场的茶山上,放眼望去,一片翠绿,身处其中倍感空气清新,到过这里的游客常常会赞叹:“这里是避暑胜地、天然氧吧!”

周驿茶场占地面积1800亩,毗邻拱拢坪国家森林公园,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这里成为发展“康养+旅游”产业的理想场所。去年以来,周驿茶场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管理模式,紧紧围绕休闲园区、茶叶科研、养老服务3个主题,初步构建了集休闲观光、茶叶科研、养老服务于一体的农旅养融合示范基地。

“我们茶场种植的是福鼎大白、黔茶系列等高产优质茶叶品种,共有500亩,在采茶旺季,每天都有120余名附近群众在茶山上务工。”茶场工作人员吴驰驰介绍,接下来,周驿茶场将整合周边农旅产业资源,力争建设西南地区集森林康养、山地旅游、休闲养生于一体的康养产业示范基地。

据悉,近年来,七星关区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出了一批集茶文化、旅游、休闲、体验于一体的茶旅融合产业。现已种植安吉白茶、奶白茶、古树茶等品种17余万亩,投产茶园面积达5.86万亩,茶叶产量505吨,产值达2.02亿元,带动农户6850人增收致富。

“延链强链”做好产业大文章

驱车来到长春堡镇裸依村辣椒种植基地,一个个辣椒挂满枝头,村民穿梭在田垄间采摘辣椒,一派繁忙景象。

“有村合作社带头,辣椒采收后,由公司对辣椒进行统一保底收购进行深加工,完全不用担心销售不出去。”裸依村党总支书记余军介绍,2020年,贵州卡妈农特产品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与裸依村签订产销合同,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有效解决了当地农户辣椒销售问题,也保障了稳定的辣椒供应源。

同样,在七星关区岔河镇足纳社区,刺梨产业成为当地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

“我们这个无籽刺梨基地是2013年建成的,有500余亩,目前,我们与多家企业合作,对刺梨进行深加工,发展刺梨干、刺梨饮料、刺梨口服液等产业,延长产业链。”足纳社区刺梨基地负责人樊旭说。

足纳社区无籽刺梨基地是社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集体经济,每年为社区创收约4万元,给足纳社区老百姓带来流转费用等25万余元,同时还能带动周边老百姓就近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