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风起堂原创|不编不传,有源有据,分享商业大佬创业传奇,解读管理智慧。】

参考资料:

田涛、吴春波著《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田涛著《华为访谈录》,吴春波著《华为没有秘密》,林超华著《任正非传》,王育琨《苦难英雄任正非》。

很多人都说,华为虽然工资很高,但也确实很累。

余承东就说过,自己对家庭、小孩什么都管不了,几乎全部时间和精力都献给了华为。

有很多进了华为的年轻人,中途会因为身体原因、家庭原因选择了离开华为,回归家庭,这当然也是正常和合理的选择,毕竟在华为的一段积累,无论是在财富上,还是在能力上,都可以让自己的未来有更多选择。

但是,也还有更多的年轻人,选择了留在华为,即使没日没夜的加班,即使一年全球各地到处飞(当年的马航飞机上,就有2位华为人)

有人问,这么苦,为什么在华为坚持这么多年?

很多人都会说,那是一种情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位从IBM加入华为的中年男(本文后续表述即以“华为中年男”代称),对此深有感触。

有人说放着外企高薪活少不干,非要跑到华为拼命,说到底还是华为给的薪水太高。

华为中年男却说,虽然华为给的薪水是IBM的3倍,可在华为,是要牺牲休息和生活的,3倍的时间换来3倍的待遇

但正如很多前辈所说,是情怀让他留下来了。

一次,华为中年男带着技术工程师去海外某国,为某世界顶级的石油公司,做华为产品的准入 POC测试。

和华为对接的客户技术专家都是行业精英,对行业理解深刻,技术很好。

有过资深外企经历的华为中年男对这次沟通很自信,准备了很详细的POC 方案,在和客户沟通的时候,本以为可以轻松通过的时候,却在一个非常细节的功能实现上卡了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客户方中一位西方技术专家一直在说 No,任凭华为测试验证团队负责人华为中年男的反复澄清,这位技术专家态度依旧很坚决,坚决要求还未按照他的想法实现这个功能点测试

问题就在于,如果按照客户方技术专家的要求实施测试,整个 POC测试方案的工作量会激增很多,这基本等同于将落地实施的工作干了一部分。这显然背离了POC的目标是功能验证,而非一比一地实施落地的初衷。

作为华为方测试团队负责人的华为中年男很是不解,认为西方专家矫情!

但是,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任凭华为中年男如何演示解释,甚至都把两种实现过程拿笔画出来进行比对,该西方技术专家还是摇头。

争议一时无法解决,双方休会小憩。

正当华为中年男一肚子冒火在楼下抽烟时,另一位年纪比较大的客户专家走过来说:“我能理解你所说的,你的方案我是能接受的,但这个人就是不相信中国公司!(对方说的是英文,此处使用译文)”

原来如此!

华为中年男火了,在IBM、HP等外企干过很多年,还从来没尝过不被客户尊重的感觉,更别说被歧视了!

那一刻,华为中年男没想过如果接受那位西方专家的要求会有什么后果,满脑子就一个念头:我会证明给他看,他对中国公司的认知是错误的!

就这样,一根烟都没抽完华为中年男就返回了会议室,在团队其他成员一脸懵逼的情况下直接答应了客户方专家的要求:“华为会按你的要求完成POC!

接下来,华为测试验证团队全力以赴,顺利按照客户要求完成了华为产品的准入方案验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离开前,华为中年男才知道,这次POC可是一线兄弟花了很久才生生磕出来的!如果没有这一次POC,就不可能有未来的合同,不可能有华为产品进入该公司。

正是因为华为人的这种精神,第二年,华为产品首次进入该公司。

这是一个华为作为中国公司,即使技术过硬却被某些西方技术专家瞧不起、歧视的真实故事。

作为一个华为人,更是一个中国人,在这种情境下,一种热血情绪就会情不自禁,即使加班加点也要证明:我们中国华为就是可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个真实案例,不是华为被歧视,而是西方技术专家叹服华为了

2003年,华为在GSM领域的技术追赶,在很多地方实现或超过了老牌通信巨头摩托罗拉,摩托罗拉干脆放弃自身的无线产品研发,与华为谈判,贴牌生产华为的产品。

谈判顺利结束后,晚上大家去酒吧喝酒庆祝时,摩托罗拉一方的谈判代表,一位满头白发的老科学家(摩方GSM研发总工程师),问华为年轻的谈判代表:Jack,您今年多大?

华为代表回答:32岁。

摩方老科学家神情落寞地说:我进摩托罗拉时你还没有出生,我从事无线研发30多年了,却被你们一家做了10年不到的公司超越了……

话一说完,老科学家趴在酒桌上哭了。

这一幕,相信所有为华为奋斗过的人都会有感:没有过去的苦难,又哪来今天的领先?

当然,让无数华为人热血沸腾的情怀还有

华为员工大会上,全体员工起立,大合唱《中国男儿》;

华为在北京的展会上,第一次挂出“中国人自己的GSM”红旗;

华为历经大国多年打压而不倒,有了国人自己的硬件底座芯片、软件底座鸿蒙操作系统,还有国人自己的数据库、EDA软件。

还有那些老华为们平凡而又传奇的故事:

有华为人在海外,一人一厨一狗的孤勇者;

为了返回利比亚恢复网络,华为人一路辗转多国,本地员工说要保护华为人走机场VIP;

还有非洲某办事处的华为小伙伴,追着鸡跑步,结果鸡不胜跑,壮烈牺牲;

某国冲突各方均给华为发邮件,抱怨网络质量不好要求赶快修复!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饱含着无数华为人的汗水和泪水,欢声和笑语。

没有华为人全球各地的艰苦奋斗,又哪有今天的全球领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为能让无数英才汇聚,十几二十几年艰苦奋斗,当然不只是因为老板会分钱、会分权。

“一个企业靠钱是吸引不了人的,钱的欲望总是无法填满的;真正建造企业要靠企业文化。” 任总如此表示。

在华为,有个荣誉部,每年都会组织极具感染力的颁奖大会。

华为颁奖大会上,奖项从早上发到晚上都发不完,发奖发到头晕,拿奖拿到手酸,鼓掌鼓到手痛。

据华为内部人士说,至少有80%的人获过奖。

因为,在任正非心目中,华为员工才是英雄,人人都应该戴上大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