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作为人体的第一道生理防线和最大的器官,可以帮助抵御外来病毒的侵袭,因此,皮肤问题不仅关乎颜值,更关乎健康。然而随着年龄增长,中老年人免疫功能和抵抗力逐渐衰退,皮肤的生理结构逐渐发生退行性改变,皮肤自然老化,以及合并慢性病等原因,皮肤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

5月25日是全国护肤日,皮肤科专家表示,中老年人常见的皮肤病有带状疱疹、皮肤瘙痒症、湿疹等,其中,作为一个往往被很多人轻视的感染性皮肤疾病带状疱疹严重危害着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也为医疗系统及社会经济带来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0岁以上人群易遭受“切肤之痛”

防大于治远离疾病负担

数据显示,中国人皮肤疾病患病率高达40%-70%,所致健康寿命损失在所有疾病中位列第四。各种皮肤疾病中,尤以偏爱中老年人群的带状疱疹让人“痛彻心扉”。

带状疱疹又称“缠腰龙”,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年龄越大越容易患病,病情也更严重,在中国,50岁以上人群每年新发带状疱疹约156万人。深圳市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会长、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皮肤科主任王京介绍,5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是带状疱疹的高发人群。带状疱疹可导致红斑或簇集性水疱,多发于身体一侧并沿某一周围神经区域呈带状排列。除了造成皮肤损伤外,带状疱疹还会影响到神经,从而引发剧烈的疼痛,急性期疼痛可如灼烧、电击、刀刺一般,部分患者疼痛甚至会持续数月甚至终生,令人不堪忍受,导致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一系列问题。

目前,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病毒、镇痛、糖皮质激素等,但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较为有限。因此,化被动治疗为主动预防,将疾病管理关口前移,无疑是远离“切肤之痛”的关键手段。“对于带状疱疹这类感染性疾病,‘防’大于‘治’。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适度锻炼等等。除此以外,接种疫苗也是中老年人获得特异性免疫、预防带状疱疹的重要措施,当前,国家卫健委明确建议老年人注射带状疱疹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王京指出。

中老年慢病人群尤需警惕

接种疫苗三大重点要注意

伴随免疫力下降,中老年人群同时也是各种慢性病高发的重点人群。数据显示,我国约3/4 的老年人患有 1 种及以上慢性病,同时患有 2 种及以上慢性病的老年人已超 1/3。深圳市福田区八卦岭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副主任杨长贵介绍,相比于一般人,中老年慢病人群离带状疱疹等感染性疾病更近。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风险增加24%-41%,而且他们感受到的痛感也更强烈。与此同时,罹患带状疱疹也会增加其慢病的管理难度。

然而,在中老年疫苗接种方面,目前仍然有一些“疑难杂症”亟须解决,比如接种意识不足、存在疫苗认知误区等等。对此,杨长贵表示,门诊中常见有中老年人担心患有慢性病就不能进行疫苗接种,实际上慢性病不是疫苗接种的禁忌证。只不过需要科学地把握接种时机,也就是说当慢性病控制得比较平稳,是可以接种疫苗的;当处在急性发作期或者疾病进展期,这时候需要延缓接种疫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老年慢病人群应更加警惕带状疱疹风险,通过接种疫苗这种经济、有效且科学的手段进行预防。”杨长贵表示,“中老年群体在接种疫苗时要牢记三大‘关键词’,年龄、保护效力和禁忌证。不同疫苗的适用年龄不一样,对于同一种疾病也有不同的疫苗可供选择;保护效力指接种疫苗人群与未接种人群相比,减少疾病风险的程度,不同疫苗的保护效力也是不一样的;禁忌证就是指谁不能接种该疫苗,比如免疫功能缺陷或免疫抑制疾病患者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建议中老年群体结合自身健康状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疫苗选择。”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