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托福法官,让我们一大家子又亲热啦,真不知道怎么感谢哟。”近日,雷山县人民法院永乐人民法庭法官回访时,苗族老农张某和连声致谢。

2023年惊蛰,张老汉来到法庭倾诉:自己建的一个牛棚,被次子张某贵霸占还打伤他,村委会和派出所多次调解无效,请求法庭主持公道。承办法官多次现场调查后认为,张家父子怨仇,涵盖财产侵权纠纷、土地承包权纠纷、人身损害赔偿、赡养纠纷,老父怪次子不讲理、不孝老;次子怪老父偏心、不公平。各种矛盾交织、形同乱麻,牛棚之争成为最终爆发点。

考虑到案涉父子、叔嫂、叔侄关系,适用法庭的“姑妈和乐”家事邻里解纷工作法,雷山县人民法院联动镇综治中心、妇联、派出所、司法所,会同寨佬上门引导双方调解。

法官以“如我在诉”理念,将自身代入当事双方身份,用老百姓的话说老百姓的事,运用“算账戴帽”“消气说理”等方法,将严肃的道德伦理说得浅显易懂,将复杂的法律法规讲得“像溪水一样清亮”。干部和寨佬引入当地公序良俗,还援用“羔羊跪乳”“乌鸦反哺”典故,法理情三位一体地劝导。经3次调解,父子俩拔掉最后一排“隔在心头的栅子”,达成和解。

法官们针对牛棚之争的深层症结,举一反三延伸服务,会同镇村干部和寨佬完善“榔规”“款约”,例如规定村民分家时,须有村委会、房族、寨佬等10人以上在场,发挥好见证、建议、评估作用。

来源:贵州日报

审 核 :赵映 金晶

编辑:沈重阳 封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