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师科(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师科(中)

台北。1982年4月14日下午,台湾土地银行古亭分行。

一名面戴口罩、头罩鸭舌帽的男子闪进营业厅,手中持枪、一进门就大喊:“钱是国家的,命是你们自己的。我只要一千万元,你们不要过来!”然后,这名男子枪伤银行副理林延湖后,跳上柜台洗劫,抢走新台币531万余元后逃逸。

在此两年之前的1980年1月,台北市金华街199巷。一男子假借询问永康街位置,趁其不意,持土造手枪、射杀在教廷大使馆服勤的台北市保安大队警员李胜源,抢走死者身上的点三八左轮手枪。

两起案件中的男子是同一个人。这起台湾治安史上首件“杀警夺枪,再抢银行”的案件,惊动整个台湾社会。当时,土地银行总行提供250万破案奖金,警方悬赏200万元,希望社会提供有用线索。

23天后,计程车司机王迎先被女儿的男朋友检举,遭到刑事局肃窃组警官詹俊荣、警员谢文昌、洪福川、陈奕煌、周桐明的非法拘禁、刑求逼供,被迫承认抢劫土地银行。

5月7日凌晨3时,王迎先在带领警员詹俊荣等人起赃,在指认现场时,趁机跳下秀朗桥坠入新店溪中,自杀明志(一说为警方加工自杀)。不久后,真正的案犯李师科被逮捕。

土地银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土地银行
李师科(中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师科(中间)

李师科(1927年3月5日-1982年5月26日),男,山东昌乐县人。抗战期间,李师科在张天佐部队打游击,抗战胜利后编入国军王耀武部队。济南解放后,辗转至青岛,后随国军由海南岛来台。1959年因病退役,以修车及开出租车为生。

据李师科交代,其作案动机是“对现实不满,对社会不满”。台湾知名作家李敖一马当先,站出来为李师科鸣不平。

他在文章《为老兵李师科喊话》中写道:

  • 奇怪的倒是这名嫌犯——计程车司机李师科。一般认为他会去酒廊赌场,他却不吃不喝不抽不赌;一般认为他是江洋大盗,他却身材瘦小相貌和善;一般认为他有犯罪习惯,他却纪录清白全无前科;一般认为他是年轻小伙子,他却年过半百五十有六了。
  • 更奇怪的是,认识李师科的人,对他都是一片赞扬之声:“老实”“诚恳”“客气”“义气”“豪爽”“人缘不错”“生活很俭朴”“不但尊敬老年人,更疼爱小孩子”“在长井巷里,他是可人的‘糖伯伯’”“如果他是个伪装的好人,怎么可能十几年来一点破绽都没有?”
    好多的邻居,都没有人说李师科是个坏人!不但如此,李师科在邻居办喜事时候,免费提供计程车队;在乘客遗落物品时候,主动送到广播电台;在自己吃馒头喝白开水的时候,花一千元为小朋友们买玩具;在绿灯区见到那些可怜女人时候,加倍给她们卖肉钱!
    而李师科自己,却一二十年,长住陋巷之中,房间只有三坪大,破床、破桌、破椅,一切都是破的,包括一颗对国家破碎的心……

说到李师科的经历时,李敖更是写出了老兵没有家庭、没有儿女、老无所依的惨状:李师科是千千万万老兵中的一位,他退役时间在1959年,是因病退下来的。退下来后,在兵工基地做式两年,再申请到巴西做工,可是不准出境。于是,他奔波谋生,“日子过得好苦”。

到了1968年,才找到开计程车的职业,“车子是向车行租的,每天租金就是五百块,有时跑了一天车,还不够吃饭”。不够吃饭还不够,还得应付警察找麻烦。李师科多次遭到交通警察不公平的开“红单”,要不断地缴罚金,使他非常怨恨。

警察是国家权利的象征,他恨上这种两脚会走的国家。生活的困苦与对警察的怨恨,随着他的年纪,情况越来越深了。他戎马一生,到头来一无所有,既不能养儿防老,又不能获得任何退休金,他的老境,是注定要堪怜惜的。现在的困苦,都没人理他;将来的死活,又有谁理他呢?

李师科的塑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师科的塑像

在说到李师科的犯罪时,李敖说:当他看到国家银行千千万万的钞票放给特权、成为呆账的时候,当他看到他牺牲青春、牺牲自己与家庭来捍卫的国家竟这样对待他的时候,当他看到这个国家如此缺乏公平与正义、公理与正道的时候,他涌起抢劫银行的念头,他终于在56岁的年纪,完成了这一任务。

在李敖文章的结束前,他愤怒地说:执行枪决时,射向李师科的那颗子弹,正如他们所说,“代表着法律”,但它绝不代表着正义。

李师科案件曝光后,民间声音一直很同情李师科,认为是当局辜负了他等一干特殊人物;李师科抢劫银行只是以眼还眼。

案发后,李师科也没有独吞巨款,而是准备将钱分发给朋友,以作为后代的教育储蓄。人们愿意相信李师科是个好人,甚至在岛内的无天禅寺,为李师科立了一尊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