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约1000字,阅读需要3分钟

在四川宝石花医院

已经住了10多天院

并做完手术的77岁张婆婆

过两天就要出院了

老人的儿女在结算住院费用的时候

发现住院账户上多出一万元——

这是老人儿女送给主管医师谢维明的

万元“红包”

被谢医生原封不动地

“上交”给了护士长胡秀蓉

而胡秀蓉又分文不少地

将钱存进了张婆婆的住院账户

为了让她的儿女们“宽心”

缴费发票还保管在谢维明处

有同事评价他:

“机智又暖心。”

10多天前,张婆婆因为肠粘连、肠梗阻,再次住进了四川宝石花医院的普外科住院部病房。3年来,因反复发作肠梗阻,她曾经在多家医院住院治疗多次,而光在宝石花医院就已经有4次。此前的几次,她都在病情缓解后出院,没有选择手术。这次,再次腹痛难忍的她入院后,被儿女说服,同意手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并不太复杂的微创手术却让孝顺的儿女担忧不已,无法排解关切的他们选择了自己的方式——手术前两天早上,主管医师谢维明正在查房,白大褂的口袋里突然被老人的女儿塞进一个厚厚的信封,拜托他“多关照”,谢维明立即反应过来怎么回事,推辞不成,女儿压低了声音:“莫让老人家看到。”谢维明放弃“反抗”,“收”下了这个沉甸甸的大红包

转身他就交给了科室护士长胡秀蓉。当时,胡秀蓉正和三名护士在另外一个病人的床前交班,事无巨细地叮嘱注意事项,谢维明交来红包的时候,几人都笑了:“又收到了啊?”

在办公室几名护士的一起见证下,胡秀蓉数完了信封里的现金——刚好一万元整。

轻车熟路地,她拿着一万元来到了缴费大厅,分文不差地把钱存进了张婆婆的住院账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人的手术很顺利,做完手术第三天,已能在护士搀扶下,沿着住院部走廊慢慢行走,脸上挂着多天不见的笑容。

谢维明说,这不是第一次收红包,每一次的处理方式都一样:交给护士长,由护士长存进病人的住院账户。“能理解病人家属的担忧,但治病救人是天职,不会因为任何人为原因影响这个职责,而且,红包,我们肯定也不会收。”

胡秀蓉说,不仅仅是医生,为了让病人“得到更好的照顾”,家属有时候也会给护士“塞红包”,五六百、一两千……无论金额多少,所有的医护人员都会在第一时间退还无果的情况下,由胡秀蓉把现金存进当事病人的住院账户。“我十分乐意跑这些腿,但也想告诉更多的患者家属:其实没必要让我多跑这一趟。”

四川宝石花医院有关负责人说,医生是除了家属之外,最希望病人顺利走下手术台的人,不收红包,是一名医生的底线,“患者来找我们看病,就是给我们信任,我们每个医护人员都会尽全力去救治每一个病人。”

心里有温度

做事有风度

为医者仁心点赞!

记者:宿姮

编辑:王兴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