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的晚上,上汽集团举办了“向新十年”新能源技术发布会。

对于看完了整场发布会的人似乎能够很轻易的感知到,上汽集团的“向新十年”,并不是单纯的一场面向未来十年的发布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它是一场对于过去十年上汽集团在智电创新技术领域深耕的一次集中、爆发式的技术展示。也是依托于这十年来技术积累的成果,向未来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线眺望的憧憬。

2014年,是中国汽车整体环境发生变化的一年。在那一年,自2009年开始的,长达多年的中国汽车井喷式增长的趋势放缓,增长的曲线从陡峭趋于平稳。也同样是在那一年,如今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市场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的新造车势力,开始萌芽。

对于当时的中国汽车企业巨擘之一的上汽集团,在思考的问题是,如何真正抓住汽车产业发展的脉搏。从合资品牌唱主角转为自主品牌成为销售的重要力量;从传统的接受产品本地制造,到掌握核心科技甚至引领技术发展的趋势;从专注于在中国市场进行产品销售,到将拥有独立技术产权的产品推向全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4年5月24日国家领导人视察上汽时作出重要指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指明方向。上汽牢记总书记嘱托,顺应时代变革、把握产业趋势,以自主创新为抓手,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积极践行科技上汽、品质上汽、责任上汽,在电动智能网联新赛道上跑出创新发展加速度。

而在昨晚,上汽所展示的,正是十年来他们所研发而出的“七大技术底座”,以及建筑在这些底座之上的,面向下一个十年的整体技术路线的发展规划。

事实上,今天我们对于新能源智能汽车的国际公认标准:新能源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也就是“新四化”正是来源于上汽集团。

尤其在智能化、网联化方面,基于“场景创造价值、软件定义汽车、数据决定体验”的发展趋势,上汽正在塑造从“芯片、操作系统、软件、运动控制系统、三电系统”到对应场景的整车集成能力和创新技术优势,打造全新“科技生命体”。

基于这个愿景,上汽围绕“新汽车”产品概念创新,将整车系统性“解构”为“感知、云端超脑、大小脑及线控执行机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上汽零束银河智能车全栈解决方案1.0实现“域集中”,完成L2++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OTA;全栈3.0实现“中央集中式+区域控制”,聚焦成本控制和L3级量产自动驾驶;未来的全栈4.0解决方案,重点攻关类智能人架构、AI大模型、AI OS,支持L4/L5级自动驾驶。

同时,在新能源领域。不久之前上汽刚刚发布了“DMH超级混动技术”,同时正在同步推进的还包括了纯电与氢燃料电池这三种目前最为主流的新能源形式。

尤其是在电池技术领域。就在昨晚,上汽清陶介绍了目前在固态动力电池方面的研发进度。按照上汽的规划,目前第一代的光年固态电池,今年10月就会搭载在 智己L6 参数 图片 )(图片|配置|询价)车型之上,交付用户。而能量密度超过400wh/kg、体积能量密度超过820wh/L、电池超过75Ah,安全性更好、使用范围更广、物料成本更低的上汽全固态电池,将于2026年实现量产;2027年实现汽车产品上的搭载、并正式交付用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 星云 ”纯电专属系列化平台、全新“珠峰”机电一体化整车架构、全新“星河”电氢一体化整车架构,将实现新能源车不同能源形式,都拥有领先的底层技术。

仅就目前而言 ,上汽的七大底座,已经实现了在不同能源形式下,提供业界最为领先的技术及关键部件,与此同时智能网联化也已经向人工智能化方向进行转变。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最近,上汽集团与奥迪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正式启动了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智能数字平台的联合开发。强大的自主创新技术,终结了长达四十年的技术引进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显然,未来十年,上汽的目标不仅仅在于引领汽车技术开发的趋势,更想要通过技术,实现反向合资,甚至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技术反向输出。依托去年整体出口超过120万辆,中国汽车集团出口量第一的规模,真正从中国顶级汽车集团,向全球顶级汽车集团的方向迈进。

当然,这些依然是未来十年我们值得观察,并与上汽集团共同去实现的。而未来这一切实现的原点,在2014;爆发点,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