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颖

近日,江西武功山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事件。一位1997年出生的女孩在爬山过程中由于遭遇恶劣天气而失温,经救援送医后不幸离世。武功山景区表示,当事女子并非从景区内道路上山,而是走的“反穿”线路,景区提醒,“反穿”武功山需做好充足准备。

什么是“反穿”线路?难度有多大?“驴友”们如何才能爬“对”?近日,潮新闻记者联系上资深户外领队“初八”,被圈内人视作“大神”的他曾经三十多次徒步武功山,其中有十余次都是带团走的“反穿”线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受访者提供

“遇到恶劣天气,不能盲进”

“那个女孩子上山那天,我正好也带了一批越野跑的爱好者在山上。”“初八”回忆道,当时他们这批人走的是从武功山到明月山的路线,路线跟遇难者有一部分重叠。

“可能因为5月19日是国际旅游日的原因,5月18日、19日两天武功山上人山人海,武功山下山索道光排队就要排四个小时。” 时隔多日,他依然对5月19日的情况记忆犹新,“人特别多,天气特别差。”

“5月18日刚上去的时候山上开着大太阳,走着还有点晒,但到晚上天气就变了,5月19日凌晨山上开始下雨。”不过,他认为这在武功山是常事。

“其实,武功山被称为驴友走出来的5A级景区,武功山的户外徒步路线也被认为是华东地区一条入门级的户外线路,但这里有个前提就是天气要好。” “初八”说,武功山气候多变,随时可能出现大风大雾等天气,尤其是一到下雨天,山上的风特别大,体重一百来斤的人有时候都站不住。

“由于武功山在海拔1600米以上就是高山草甸,几乎没有树,这也意味着没有遮挡,下雨了你都不知道往哪儿躲。”2020年端午节,“初八”在武功山遭遇了一次强风暴雨,“当时都不敢拉开队伍距离,十个领队带着40人的团队找了就近的客栈休整,后来听说山脚下所有的登山口都塌了。”

“在武功山,如果走户外路线遇到恶劣天气,一般要找附近的客栈暂时躲避,或者及时选择回撤,不能盲进。”说到这里,他有些遗憾,“遇到大风大雨的天气,风会快速带走身体的热量。那个女孩子出事地方的前一段有7、8家客栈,再过去就是没有客栈的一段路,可能在前面客栈里躲一下雨就不会失温,可惜人生没有如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受访者提供

“劝退户外夜爬线路”

“如果按五颗星来计算难度,你给这条户外‘反穿’路线打几颗星?”

“晚上住宿的话我打3颗星。但如果是当天连夜直接登顶,难度就是4.5颗星。”

“初八”告诉记者,“连我也不敢走户外路线夜爬一天直接干到金顶。”

原来,爬武功山有几种路线,如果走景区的收费路线,可选择索道上下,省时省力,一般五六个小时就能登顶,景区内也做了夜爬路线的保障,沿途设施较为完备,加派夜间工作人员,途中也有一些卖水的商家。

“但这跟走户外路线夜爬,在安全系数和难度上是两回事。”

如果走户外路线,则分为从沈子村出发的“正穿”和从龙山村出发的“反穿”的路线,其中绝大部分户外爱好者会选择“反穿”,时间为1~3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受访者提供

据“初八”介绍,武功山“反穿”的精华线路是一条从龙山村出发到武功山金顶的线路,全程差不多18公里,目前武功山“反穿”户外线路相对比较成熟,景区也并未禁止户外徒步穿越。沿途既有徒步的路途指引,也有客栈和补给点,“初八”还曾经带着几岁的孩子成功走过这条路线。

“但是晚上的情况就不一样了。” 他话锋一转,“沿途的这些客栈大部分都使用柴油发电,晚上不会一直亮灯,在深夜的时候,夜爬的人需要用手电或者手机照明。晚上不仅看不到沿途的风景,而且爬山途中有很多陡坡,人一旦淋雨后失温摔倒,在草丛中很难被发现。”

“真心不建议走户外线路夜爬。” “初八”表示,大部分户外团队,基本都会定好山上的住宿点,安排走两天一夜的路线,“第一天走个10km左右,在发云界到好汉坡这段找一个住宿点,第二天早上再出发去金顶,有些团为了更省力还会在山顶加住一晚,当天连夜爬到金顶的几乎都是散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截图

“初八”透露,由于武功山夜爬今年在社交媒体上兴起,吸引了不少“特种兵”的到来,夜爬后在金顶看日出成为年轻人来武功山的新玩法,“很多人误以为户外夜爬跟景区收费路线的夜爬难度一样,其实不然。”

就在今年“五一”假期期间,武功山也同样在晚上天气突变,“初八”当时在山上看到,很多年轻人冒着大雨继续夜爬,还有人开启了直播,“一位客栈的老板出去劝这些年轻人暂时不要继续爬,可以先在他的客栈的大厅里休息,最后劝住了四五十人。”

“大家可能低估了其中蕴含的风险。”在“初八”看来,走户外线路夜爬难度相对较大,需要具有一定的户外经验,并做好充分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受访者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功山游客中心的夜爬提醒。受访者供图

当出现失温时,该如何自救?

“现在走户外的俱乐部每周五、周六都会发团,像我带的团,5月份旺季开启以来,基本都是百人大团,足见武功山旅游的火热。”2019年,“初八”第一次爬武功山,从此爱上了这座山,开始了作为户外领队的新旅程,与他第一来武功山不同,“这几年,武功山的游客量翻了好几翻。”

“从浙江、上海来的‘驴友’特别多,然后广东客人也多,另外湖南、湖北的大学生也不少。”据统计,2023年武功山景区购票人数超两百万,同比增长超120%,其中近一半是大学生。

那么,游客们爬山中该如何防范失温风险?

有多年登山经验的“初八”认为,出发前,对天气的预测、路线的规划和装备的携带都非常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受访者提供

“可以先查一下当地的天气,了解路线和自身的健康情况。”

他告诉记者,不管山下是什么天气,雨衣、冲锋衣、头灯、充电宝、保温杯和急救毯都是必备物品,另外还可以准备一件薄款的羽绒服。”山上天气多变,一定多带一件衣物。特别是遇到下雨的情况时,一旦衣物打湿,只会越来越冷,要让身体回温,首先要尽量找到一个避雨地方,然后第一时间把湿衣服脱掉换上干燥的衣物。“

“要让自己的核心保持温暖干燥,尽量不要淋湿,从而使血液正常地向四肢流动,之所以要带上急救毯也是这个原因。”“初八”提醒,一旦全身淋湿又没有衣物时,可以脱掉湿衣服后用毯子包裹,“这时候有保温杯可以喝口热水,当然会更有帮助。”

“初八”希望未来更多人能安全地登上武功山,欣赏到武功山之美。

“武功山有日出、云海、星空、草甸几大美景,在我看来,武功山的吸引力在于不管是谁来武功山,都很难一次看遍所有风景,每一次都留有遗憾,正是因为有了遗憾,才会有更多人一次又一次地来到这里。”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