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长 16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2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与您分享云南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小学书记、校长石梦媛编著的图书《研之有味》,本书以校本教研的逻辑关系和发展规律为线索,对校本教研做了较为系统而深刻的阐释,根据不同的学科,围绕教研的“味”文化,设计开发出有味语文、余味数学、入味外语、色味美术、意味体育、寻味音乐、思味道法、多味信息、智味科学、情味心理十个“味”系列。十“味”每个主题占用一个章节,每个章节又分为“本章导读、教研内容、课堂案例、评价体系”四部分内容。本书通过对各级各类教研活动进行案例式分析,讲述了如何在教研活动中打磨出好课,旨在提升教师研究力、凝聚力,是一部非常具有借鉴意义的实践宝典。

以下为本书书摘。

故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发展,是对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非常有效的促进。

(一)以故事作为教学导入

故事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可以起到积极作用,这首先源于学生对故事的爱和热情。适当地在教学中穿插趣味性的小故事,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还可以使学生主动、积极思考,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用讲故事的方法进行教学,讲儿童的话,不仅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还能迅速把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使他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乘法口诀表”是学生们必须掌握的内容,通过平时的观察发现,很多学生在背诵乘法口诀时存在一些障碍。的确,记住这些他们并不理解的计算规律与法则,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个不小的考验。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难题,教学过程中会有意识地引入和乘法口诀相关的小故事:《九九歌》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乘法口诀。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九九歌》就已经被广泛传唱了,那《九九歌》是怎么来的呢?在和学生们讲述乘法口诀表的历史渊源时大家都听得非常认真,学生们对故事性内容都十分喜爱。以这样的小故事做教学导入是很有意义的,不仅能够降低学生们对于背诵乘法口诀表的抵触心理,也能够给学生们揭示一些口诀表的由来,让大家在背诵时难度更低。

(二)用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授一些枯燥、机械的数学知识时,如计算知识,教师也可以用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全神贯注地听故事,通常很快就能进入故事情境。我在班上讲了一个故事:猪八戒去花果山找孙悟空。碰巧悟空不在家。其他的小猴子热情地招待了猪八戒,摘了100个桃子。猪八戒很高兴地邀请小猴子和他一起吃饭,他数了30只猴子,然后计算出:100÷30=3……1。猪八戒立刻指着猴子说,你们各吃三个,我吃另一个。小猴子们都很感动,觉得猪八戒很棒。等孙悟空回来的时候,小猴子们告诉他猪八戒今天是多么慷慨,只吃了一个桃。孙悟空看着猪八戒的算式,大叫:“好个呆子,多吃了桃竟然还不承认,我去找他!”很多学生听完这个故事后都哈哈大笑,当我问到“八戒到底吃了几个桃”时,不少学生都能够马上答道:是10个。这个故事不仅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他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积极思考。正是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我们才能快速准确地找到答案,这就是故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良好体现。

(三)透过故事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故事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让学生思考和探索。许多数学故事中隐含的知识点其实是非常深奥的,但是,当这些知识点融入故事情境中时,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就会变得容易,因为教师在编故事时已经把知识简化成了儿童语言,在此基础上可以激发学生的良好思维。有一个关于数学天才高斯的故事:高斯在小学的时候,有一次老师教加法,想休息一下,所以他给学生们出了一道加法题:1+2+3**+97 +98 +99 +100 =?老师心想,孩子们数到下课都数不完。老师刚要离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你们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吗?听完故事后,大家都很感兴趣。许多学生都在非常积极地思考,然而,这个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学生们却很难马上想到答案。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契机,故事引入后,学生们对于这个“高深”的问题都充满了兴趣,注意力高度集中,这时我再告诉学生计算方法,他们都听得非常认真,思考得也很积极。当我向他们介绍1+2+3++97+98 +99 +100 =(1+100) +(2 +99) + (3 +98) +(4+97)..…=101x50=5050时,大家都十分惊讶,在感叹高斯聪明的同时也感叹着数学的精妙,对于数学的兴趣也在一点点加深。故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多地参与课堂教学,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

扫码购买《研之有味》

校长派投稿邮箱:xzpxzzk@163.c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丨智库君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