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连日来,民勤县农业技术人员在东湖镇、东坝镇、双茨科等茴香种植区域,开展茴香地老虎虫害防控指导工作。

在大滩镇上泉村茴香种植基地,农技人员轻轻扒开被咬断的植株附近表层土壤,对蜷缩的地老虎幼虫调查取样,并向农户介绍防治技术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中所指:地老虎 张晓娇 摄

“茴香地发生地老虎虫害,死亡率比较高。今天,县农技中心专家来给我们做了(防治)技术指导,我们将组织群众进行群防群治,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大滩镇上泉村村委会副主任白志军说。

目前,我县茴香正处于苗期。据了解,地老虎生活习性为3龄前幼虫在地表昼夜取食茴香幼嫩茎叶,3龄后幼虫昼伏夜出,白天潜伏在1—2厘米根系周围浅土中,夜晚出土活动取食茎基部,咬断幼苗嫩茎,轻者造成缺苗断垄,重者毁种重播。

“我们持续开展监测调查,准确掌握虫情动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并积极组织技术人员逐镇发放技术资料,开展培训指导,力争做到早防早治,将病虫危害降到最低。”民勤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赵燕玲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技人员察看植株附近表层土壤 张晓娇 摄

针对茴香地老虎防治技术措施,县农技专家提示:地老虎幼虫在 1—3 龄时,抗药性差,是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

1.田间查防:利用地老虎昼伏夜出的习性,清晨认真巡视检查田地,发现咬断萎蔫苗,即刻轻轻扒开被害苗附近的表土,捕杀幼虫。

2.毒饵诱杀:将油渣、麸皮等饵料炒香(4—5公斤/亩),再加适量低毒高效的杀虫剂兑水进行充分搅拌制成毒饵,于傍晚在发生田块均匀堆放毒饵小堆,达到引诱毒杀的作用。

3.冲施低毒高效农药:结合灌水随水冲施10%高效氯氟氰菊酯悬浮剂,滴灌300—500克/亩,冲施600—1000克/亩。

4.根部喷淋:发生严重地块使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40—60毫升/亩根部喷淋。(记者:张晓娇)

编辑:薛慧

责任编辑:李禄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