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空军副司令王伟接受媒体采访时,对于新一代战略轰炸机有过表态,不存在技术上的瓶颈,此言一出,还是引起了不小的热度,如若还有疑问的话,那么2021年4月就已正式下线的无人隐身轰炸机(首架原型机),也就是飞龙-2确实能从侧面印证这一说法,甚至还有相关的缩比模型现身航展(2018珠海航展),毕竟这是民企“中天飞龙”公司自主研发的机型,民企都能自主研发了,更说明军工企业也具备了相应的技术储备,那么王伟副司令的话显然是意有所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当时披露的信息,采用了与美国B2隐身轰炸机相似的飞翼无尾和背负式进气弹、内置弹舱设计。该机机体90%以上都采用了先进的复合透波材料,表面蒙皮还敷设有新式的雷达吸波涂层,所有机载电子设备的射频天线均选择与隐身蒙皮进行一体化安装。飞龙2自身搭载的主动雷达还采用了跳频和宽带工作机制,进一步降低了被敌人防空系统截获的几率,具备强大的全向雷达隐身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就在近期央视“国防军事”节目中出现的一张截图才算是体会到整机的大小了,机头前端出现了一堆参观人士,而参观团队的前方就是一架无人隐身机型,飞翼式布局相当的明显,轮廓也很明确,正是飞龙-2,这么一对比,这个头可真就不小了,对得起22吨的起飞重量,要知道这还是大量应用复合材料后的起飞重量,最高六吨的载荷量也着实不能小觑,体型大那么多倍的轰-6K也不过是12吨的载弹量,需要说明的是,企业宣传用词是运输机的类型,而非轰炸机,不过这扁平的身段显然也不适合运输大物件。

这个头在前端加个座舱还真能当有人机使用,当然这是玩笑话,主要还是其飞翼布局能顺利升空已经说明技术瓶颈上得到了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