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

每年都会有不少改编自文学作品的剧集火爆荧屏。云合数据2023上新剧集热播期集均有效播放榜单显示,TOP20作品中60%改编文学作品。今年,《繁花》《南来北往》《与凤行》《我的阿勒泰》等文学IP改编剧也取得佳绩。文学作品影视化,哪些题材受青睐?哪些题材易出爆款?《综艺报》采访多位影视界资深人士,共同探讨文学作品影视化的题材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装仍是热门题材

从《步步惊心》《甄嬛传》《花千骨》《琅琊榜》《芈月传》,到《庆余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苍兰诀》《赘婿》,不少广受观众喜爱的古装剧都改编自网络文学作品。

古装题材网文多以架空历史背景为主,创作自由度相对较高,类型丰富。其中,男频(男生频道)古装小说包括玄幻、仙侠、武侠等,如《斗破苍穹》《雪中悍刀行》《庆余年》。《2023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称,2024年将是男频IP影视改编爆发之年。除了刚刚开播的《庆余年第二季》,《大奉打更人》《凡人修仙传》《斗罗大陆2》《遮天》《藏海传》等剧都备受观众期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频(女生频道)古装小说主要包括言情、玄幻、仙侠、种田等,如近期收官的《与凤行》改编自晋江文学城九鹭非香的小说《本王在此》,今年年初上线的《阿麦从军》改编自鲜橙同名小说。去年热播的《长相思》《莲花楼》《宁安如梦》《长风渡》《安乐传》《长月烬明》《田耕纪》等古装剧也都改编自网文IP。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女频剧数量明显增加,但部分剧集出现内容同质化现象。“从内容前端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明显的趋势和变化。传统的仙侠在短期内有所退热,观众对于仙侠题材的需求变得更加多元。”北京金影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兼火星女频总编辑锦文告诉《综艺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锦文

最近几年,金影科技旗下火星女频成功将施定柔的《你给我的喜欢》(剧集《你给我的喜欢》)、藤萍的《吉祥纹莲花楼》(剧集《莲花楼》)、随宇而安的《曾风流》(剧集《灼灼风流》)等小说影视化。优爱腾芒四大平台公布的2024—2025剧集片单中,火星女频有8部作品入选,包括改编自藤萍小说《千劫眉》的《水龙吟》,改编自黑颜同名小说的《春花厌》,以及改编自随宇而安同名小说的《千朵桃花一世开》等。

锦文表示,古装题材正不断叠加悬疑、科幻等元素,形成新颖的故事结构。她以今年备受关注的伊人睽睽的小说《大梦》为例,“这部作品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仙侠题材,带有一定的创新元素——融入四维空间的梦中梦,被网友称为古装版《盗梦空间》。”锦文透露,这部小说已受到多家平台关注。此外,作家随宇而安在火星女频连载的最新小说《烛幽台》以商周为背景,叠加悬疑、软科幻、捉妖等元素,也吸引多家影视公司抢购改编权。

都市题材多点开花

近两年,都市情感剧逐渐告别“甜宠”“虐恋”等同质化内容,显示了对女性成长的高度关注。近期热播剧中,根据亦舒同名小说改编的《承欢记》,讲述95后女孩麦承欢的成长故事;改编自作家伊北同名小说的《小日子》聚焦代际成长;根据易难小说《她和她的群岛》改编的《烟火人家》,围绕孟家三代女性,讲述她们彼此支撑、各自成长的故事;改编自柳翠虎同名小说的《装腔启示录》,呈现都市男女由掩藏真实到卸下伪装收获幸福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些都市题材剧,以小人物视角呈现真实职场,为观众带来新鲜追剧体验。比如,改编自玖月晞小说《一座城,在等你》的《我的人间烟火》,刻画了消防员和医生群像;根据吉祥夜同名小说改编的《听说你喜欢我》、根据御井烹香小说《只因暮色难寻》改编的《暮色心约》、根据耳东兔子同名小说改编的《三分野》等,展现了医生、编剧、心理咨询师、导航工程师等多元职场人物形象。

锦文透露,一些具有奇幻色彩的都市小说,也颇受读者欢迎。比如,叶斐然的《地球人征服指南》,以超现实的趣味性设定推进故事发展,幽默诙谐的笔触吸引了许多读者,后续有望进行影视化开发。

悬疑题材佳作频现

悬疑也是影视改编的热门赛道。近期热播悬疑剧中,根据玖月晞所著小说《小南风》改编的《微暗之火》颇有先锋气质,打造了文艺派悬疑剧类型范本。改编自珞珈所著小说《费可的晚宴》的反诈悬疑剧《新生》从一场诈骗切入,剖析人性的多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紫金陈、马伯庸、尾鱼等作者的影视化作品,高分佳作频现。根据紫金陈小说《长夜难明》改编的《沉默的真相》,常年高居豆瓣悬疑剧评分榜前列,超百万网友打出9.0高分,同为紫金陈小说改编的《无证之罪》《隐秘的角落》均收获高口碑。根据紫金陈悬疑小说《低智商犯罪》改编的网络剧,也于今年4月备案。

马伯庸以古装悬疑见长。近年,根据马伯庸作品改编的《长安十二时辰》《风起洛阳》《风起陇西》《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等剧相继播出,成绩不俗。待播剧中,《长安的荔枝》《两京十五日》备受关注。

根据尾鱼小说《半妖司藤》改编的《司藤》是2021年剧集市场黑马;去年,改编自尾鱼同名小说的《西出玉门》上线,收获网友好评;改编自尾鱼同名小说的都市奇幻剧《枭起青壤》已于今年3月开机。

科幻题材呈增长态势

随着《三体》火热出圈,科幻小说改编作品呈现增长态势。其中,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多部作品均已进行影视化开发。《球状闪电》进入后期制作阶段,该剧此前曾亮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电视剧片单;《梦之海》近日首发预告,刘慈欣担任监制和编剧,田里执导,黄景瑜领衔主演,将在优酷独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根据刘洋所著同名科幻小说《火星孤儿》改编的青春科幻剧已经杀青,该剧由赵一龙执导,宋晋川、方非熊担任编剧,费启鸣、赵弈钦等主演。《泰坦无人声》《夜的命名术》等带有科幻、赛博朋克元素的小说也进入影视化开发阶段。

晋江文学城副总裁胡慧娟曾表示,近两年,科幻题材在“女性向”平台的成长速度非常快,不谈恋爱、无CP的小说大量涌现。业内人士认为,科幻IP的影视化改编对视听技术要求极高。无论是对外星文明的幻想,还是对未来科技的想象,这些远在“人类日常经验”之外的事物,都需要借助特效技术予以呈现。因此创作者在改编过程中,不能简单地进行内容复刻和转译,而是要根据影视创作规律再阐释、再创造。能否在改编过程中把握和理解原著的内核,并准确传递其中的人文精神,是衡量作品改编成功与否的关键。

严肃文学走俏荧屏

严肃文学改编影视剧,成为近期热潮。5月热播的《我的阿勒泰》改编自李娟的同名散文集,由滕丛丛执导,马伊琍、周依然、于适主演。该剧“大胆”挑战散文影视化改编,以轻喜剧的故事风格、质朴疗愈的影像,生动记录了汉族少女李文秀和母亲张凤侠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的生活。剧集播出后,收获网友广泛好评,豆瓣评分一路上涨至8.8分,位列2024年国产剧评分首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收官的《城中之城》根据鲁迅文学奖得主滕肖澜同名小说改编,由滕华涛执导,白宇帆、于和伟等主演,讲述两代金融人的坚守与蜕变。2月在湖南卫视、芒果TV双平台独播的《江河日上》,根据董化平的同名小说改编。该剧聚焦水污染、空气污染等环保议题,展现了“美丽中国”背后的“平凡坚守”。跨年播出的《繁花》,根据金宇澄茅盾文学奖获奖同名小说改编,王家卫导演,秦雯编剧,胡歌、马伊琍、唐嫣、辛芷蕾、游本昌等主演,豆瓣近50万人评分8.7,可谓今年的现象级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位影视版权采购人士透露,这些作品成功出圈,带动了严肃文学版权交易走俏。但是,相较于网络文学,严肃文学数量较少,也缺少类似网络文学各大排行榜的数据支持,因此,严肃文学改编,更需要专业人士的专业判断。

“回归现实主义、回归经典叙事成为文学改编的重要趋势。”剧评人李星文表示。其突出表现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备受影视行业青睐。近几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除了已经影视化的《人世间》《回响》《繁花》,其他获奖作品如《北上》《主角》《这边风景》等的影视改编也都在进行中。“这些优秀文学作品的改编,因为有原著的文学品质和思辨力度作为基础,备受社会大众期待。能否在改编中继承和展现原著精髓,能否进行符合艺术规律的再创作,决定严肃文学改编的质量高下,也决定观众和市场的接受度。”李星文谈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新杰

总结文学作品影视化的题材趋势,七猫版权运营总监陈新杰表示,影视合作方在选择网文作品时,多以爱情、悬疑类为主,近几年,市场对现实题材、男频热血题材更加关注。“针对影视化改编,我们的建议是尽量尊重原著,平台会结合大数据为合作方提供小说中的名场面、金句等读者最喜欢的部分,希望合作方能原汁原味地进行影视化呈现。”

“当前的内容市场呈现多元化、创新化趋势。无论是仙侠、古偶,还是都市情感、悬疑犯罪、科幻等,都在不断探索新的表达形式和叙事方式,以满足观众日益多样化的需求。”锦文表示,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市场需求,也为从业者提供了更多创作灵感。

特别策划|文学改编剧集“基本演绎法”

  • 文学作品影视化,哪些题材受青睐?

  • 文学影视双向奔赴 助力中国文化出海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

zongyiweekly@163.c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更多资讯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