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电动车进村,把人赶走了,没有人间烟火气的地方还能走多远呢?

一个朋友一家本来在广州三元里开了一家小饭店,靠着薄利多销生意还可以,一家三口从早忙到晚,收入还是不错的,朋友想着再干几年就可以赚个首付在广州买房了,这样以后儿子就有能力找女朋友了。

谁知道生意还没有做多久,广州三元里的管理者脑袋一发热,做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就是不让电动车进村了。说是为了创造文明城市,文明社区,电动车乱窜乱放,扰乱交通,阻塞道路,村民出入不方便之类。然后一刀切,所有的电动车不让进村。

这样一来,朋友的小饭店一下子冷清了很多了,因为电动车不能进村,进城打工的外来租客觉得不方便,能搬走的都搬走了,他们平常骑个电动车上下班,送孩子上下学,或出去买菜都是很多方便的,现在突然不让骑电动车进村了,他们的生活处处受阻,特别是老人小孩,出个村都不容易,有些要走很长的路,孩子还背着沉重的书包,大人孩子都喊辛苦,不方便,没有办法,能搬走的都搬走。

大量的租房客搬走后,朋友小饭店的生意就差了很多,本地人一般都不会来光顾了,外地人已经搬走了很多,生意一落千丈之后,很快朋友连房租都交不起了,不得不转让了。

像朋友这样的小店村里还有很多,自从不让电动车进村之后,生意都很难做了,有一部分已经关门了,另一部分还在苦苦支撑,也不知道能撑到什么时候。

很多三元里本地的房东也叫苦连天,因为他们的租客少了,房租收入自然也少了很多,他们的生活质量也严重下降,看着冷冷清清的村子,他们也很伤感。如果怀念起那时候乱糟糟的街道了,虽然出入没有那么方便,卫生没有那么好,但房子随时可以租出去,他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保证,可以吃香喝辣,现在好了,很多外地租客搬走后,他们的美好生活也不那么美好了。

冷冷清清的村子,看起来是干净了很多,清静很多了,但没有人气了,热热闹闹的人间烟火气也随着不让电动车进村而一去不复返了。

城中村本来就是靠人流来维持生机勃勃的,现在把人赶走了,一禁了事,繁荣不再了。 村民也无可奈何,本来什么都不用做,只要城中村有一栋房子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现在一切都在禁电动车进村之后重新改写了,有些重新回到解放前了,把自己的衣食父母赶走了。

电动车是城中村大环境存在了,现在没有人的流量,村民要开始过苦日子了,很多村民也叫苦连天。

还有人说,应该全市实施禁止电动车,看看外地人往哪里跑,除非他们不想在广州工作,如果想在广州工作的话,到处都不让电动车进村,他们就老实了,就会想其他办法了。

对于三元里不让电动车进村的做法,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