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的中国人,居然是这样“逛街”,充满人间烟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0年前的中国人,居然是这样“逛街”,充满人间烟火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喜欢逛街,尤其是年轻人,即使不买东西,也喜欢逛街看热闹!

传统中国的人间烟火,其实都藏在街头巷尾,卖冰糖葫芦的、耍猴儿的、卖风筝的、卖臭豆腐的…… 传统街头的集市,要比西式购物综合体强太多!

那么,100年前的中国人,逛街时到底“逛”些什么呢?当时有不少外国摄影师进入中国,使用古典相机,拍到了非常高清的黑白照片,下面一起来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0年前的北平街头,一家老字号挂着招牌“吴瑞春号”——这是一家卖爆竹的商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0年前的中国人,逛街时没有出租车,只有黄包车。中山装还没开始流行,大家都在穿长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个年代,乡下还在烧柴火,城里人还在烧煤。那是一个不通自来水、不通电的年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0年前,根本就不存在“白领”的工作,也没有周末休息的观念。尽管如此,人们闲时仍然会外出欣赏风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个年代,街头根本看不到汽车,偶尔能看到缓慢开过的“有轨电车”,而且只有大城市才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100年前,除了上海、广州之外,其他地方还没有汽车,但人们用骆驼、马和驴来运货,充满人间烟火气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那个时候,很多人吃得还不算饱,但还是有一些休闲生活。照片中是一位卖鸟的大爷,尤其是北平地区,人们特别爱养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个年代没有周末,普通人一年到头也很难逛一次街,所以会在街头理发。不叫“美发师”,而是叫“剃头师傅”,理一次只需2个铜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遇到春节、元宵期间,街头有很多卖灯笼的商店。那种灯笼做工非常精致,完全是手工制作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0年前的中国人,也喜欢在街头“遛娃”,给人一种民风淳朴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0年前,如果遇到灾荒年代,街头也能看到不少乞讨的乞丐。他们一身穿得破破烂烂的,能讨一口饭吃就很开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位大爷居然挑着一根木棍,买了很多年货,左边居然挑着一只猪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方的春天,春风拂面,大人带着孩子逛街,特别喜欢买风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外国摄影师从楼顶俯拍的一张照片。那个时候,路面虽然不算宽阔,但没有密集的车辆,所以也从来不会堵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0多年前,只有王府井这种商业非常繁华的地段,偶尔能看到轿车,那个时候还是“老爷车”的年代,加油也不太方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确保公共交通安全,在通过城门时,守卫人员也要对路人进行“例行检查”,就跟现在火车地铁过安检一样。

以上就是100年前的罕见老照片,现在大家应该清楚:100年前的中国人,逛街时到底“逛”什么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