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两天,看到一位玩家发帖说,纪念一条被他玩废的小金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玩家说6年了,他换了一条又一条,只有这条小金刚一直没换,七瓣0.9+的串子,变色却异常的缓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两头都没变色完成,他也是想知道有没有什么补救的方法,想要重新穿一下。

虽然说了盘废,但等老盘真正看到照片,还是觉得玩家谦虚了,好像没有咱以为的那种惨不忍睹的画面,虽然颜色有些酱,但还说得过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他比较资深的玩家,也给予了相应的肯定,说这种七瓣不是飞碟桩,在当时也算稀少,当前不流行瓣数,更难有这样的,所以很值得收藏,比现在一些五瓣和什么王,都要稀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头因为少盘才不红,所以还是需要多盘两头,之所以黑是因为戴得多盘得多,刷得不勤才会如此,现在应该多刷了。

不过因为看到了玩家这篇贴,倒是给了老盘思路,不如今天来讲讲那些容易让串盘废的法子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盘串的力度,并非越强越好

很早之前,就有人听信一些伪大神的话,说为了让串儿光泽度更好,也顺便能抛抛光,就要加大力度来伺候串儿,力度很强的搓文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早之前有位玩小叶紫檀的玩家,就是听信了这套谣言,拿到手串的第一件事,就是闷头使劲搓,结果表明被他撸得棕眼非常大,原本高价买来的串儿,瞬间没了光泽,废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见武盘的方式不是适用于每一样文玩,一些言论,别光听别人说,自己去尝试一下才知道。

不要过分依赖盘珠神器

现在科技发达了,各式各样的盘珠神器层出不穷, 有些人懒怠,可以理解,有些机器抛抛光、刷一刷灰尘,无可厚非,但指望全程用机器来代替,真的不可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串儿嘛,还是要接触我们的皮肤,接触汗液和油脂,才能上色和包浆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也有玩家想通过外物来模拟我们自己的汗液,比如往机器里丢一块儿猪皮,插上电源让串儿在机器里待了一宿,第二天打开,那味儿差点把人给送走。

机器嘛,想想也知道,力度难以掌控,而且频率和方向都统一而单板的,想要盘出漂亮包浆的串儿,还是要勤勤恳恳用自己的双手去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瞧玩友手盘出来的串儿,多好看!)

切勿迷信老攻略

在圈里待了好几年的老玩家,大约也听过一些老攻略,说实话,老盘当年刚入圈那会儿,也信过,现在回头看看,真的挺招笑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用黄豆、红豆、绿豆、大米盘玩星月,坊间一直传得神乎其神,据说是为了加速挂瓷,但实际上,要么是把星月油沁了,要么把孔道堵着难以清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些老旧的盘玩攻略,听听图一乐就好了,还是要用稳妥的方式盘串比较好。

盘玩频率并非越高越好

之前跟一些玩家交流中才发现,很多人认为自己的串儿包浆不咋地,是因为盘玩频率不高所致,坚信无论什么串儿,只要坚持盘玩,就能毕业。

这份态度值得咱夸赞,但包浆不行,并不单单因为盘玩方式,有可能籽不行,串的品质不高,再坚持盘也是白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皮质不太行,盘一盘就黑了)

就算是质量过硬的串儿,盘玩频率高了,也不一定就是好事,人还都要劳逸结合呢,串儿当然也需要好好休息。

就拿木串来举例,过于频繁的盘玩,可能会让木材里的油性过快析出,反而会让珠子加速失去油润的色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些树籽文玩,也要放一放,才会让表面的包浆充分氧化和呼吸,所以若是你手上有一两条串儿,不妨也学着古时候的帝王,雨露均沾一些。

切勿随意上油

还记得前两天写过的那篇,蛤蟆头上油盘了200天的例子吗,虽然人家玩友的核桃,被油盘的很好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天时、地利、人和……可能是各种因素掺杂,不能作为有效参考。

被油盘毁的文玩,比比皆是,多看看一些反面例子,心里好歹也有个底,也多翻翻资料,清楚哪些可以用油盘,哪些还是尽量不要沾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玩,盘得是功夫,玩得是心境,无论进圈多久,都要不忘初心,想清楚之前是为何迷恋上的文玩,只有自己付出了努力和精力,盘出来的东西,才最有意义,不是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玩友@有鱼鱼鱼)

大家若是曾经听过,甚至尝试过,比较可笑的盘玩方式,也欢迎来评论区留言,文末也请点击一下“赞”“在看”,老盘谢谢大家每一次的支持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