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歼-31终于现身了,作为“鹘鹰”的空军版本已经流传多年,从外部造型看和海军型歼-35几乎一模一样。一机多型设计成为现实,制造成本更低研制效率更高,以此为基础打造的外贸型,当空军批量装备后再也不愁没人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照片说不上清晰,但看基本造型还是能得到进一步判断,首飞机头空速管拆除,说明它不再是测试机搞不好是量产型。而且还配备了IRST光电探测系统,机翼看起来更小,相比之下机身就显得比较修长。这跟它是空军型的定位有关,和常规陆上战斗机一样,有长跑道加持没必要大机翼提高升力,更注重高空高速承担制空任务。

由于没有正式装备,因此空军型以外贸版为标准,暂时称之为歼-31隐形战斗机,和海军歼-35相比差别比较小。但我们查找以往资料,可以进行适当对比,还是可以看到一定差异虽然不明显。比如歼-31机翼更小,和尾翼之间距离比较大,同时前主起落架采用单轮设计,应该是目前两者在外观上最直接差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海军型歼-35在设计时要考虑更多环境因素,比如就算弹射起飞也要拥有更大升力,或者在着舰复飞中能安全起飞,因此机翼能大尽量大。再加上几十吨的飞机砸在航母甲板上,相当考验主起落架抗压性,因此主起落架加粗同时配双机轮。同时牺牲后向视野,将座舱后机背抬高处理以扩大内部空间,可以省下来安装内部油箱以及更多电子设备等,舰载机航程和作战半径都得到有效提升。

如果多找几张照片,大家还会发现一个区别特征,歼-35座舱盖原来的后翻设计,改为前翻可以最大释放后背空间,不会因为增加结构占用空间。当然歼-31空军型不受影响,反正原形就是后翻不用改,因此两者开盖照片一对比就很清晰。至于内部航电设备,以及配备武器弹药等,可能有区别但也是后面正式装备的事情,现在看一机多型设计确实能以最小成本,以及快速度满足现实需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对于美国来说压力有点大,毕竟这是全球第二家同时拥有两款隐形五代机国家,而且不仅装备海军成为航母舰载机,同时还和歼-20高低搭配。怎么看都和美国属于同一水准,刚好可以和F-22以及F-35相对标,凭借后发优势性能只强不弱。同样采用一机多型设计,目前双方最大的差距,也只剩下一款垂直起降型号没搞定,但以中国航空工业的实力好像也就时间问题。

此外还有外贸型,在空军批量装备后,以往在航展上只看不买的意向客户,吃下定心丸后绝对会开启购买之路。而且目前全球军贸市场也就美国有卖五代机,俄罗斯虽然也想卖但产能实在有限没用,韩国和土耳其属于第二梯队还没那么快。相比之下歼-31外贸版没有各种限制,而且性价比又高当然好卖,到时压F-35一头很有可能。特别是中方可以成体系销售,包括“枭龙”、歼-10CE在内四五代机成套配置,试问全球谁有这种搭配可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歼35和F35同比例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歼35和F35同比例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