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放了个小假,放飞自我地玩了几天。

结果,手机弹出一条提醒:

你昨天的屏幕使用时间是10小时26分钟。

这个数字还是挺惊人的。

岂不是除了睡觉,剩下的时间都在各个软件里通勤?

于是给自己立了个flag,让手机从玩具属性,回归工具属性。

除了必要的吃瓜冲浪聊天之外,绝对不无脑地穿梭在赛博世界了。

效果还是挺不错的,抽空读了几本有趣又可爱的书

不用动太多脑子,就能健康地消磨时间啦。

欢迎和我一起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十首情诗与一首绝望的歌》

——聂鲁达

这本聂鲁达的诗集有很多版本,我买的版本有粉色刷边。

每页纸的边缘都是粉色的,超级养眼。

我平时因为持续写作,难免会碰见“文字失语”的情况。

有时候会觉得脑子里面的词儿不太够用。

读诗就像打开了一个给词汇量充电的按钮,思路会变得丰富很多。

而且也能换一个角度去观察世界,想象力不会被生活打磨得越来越匮乏。

聂鲁达的诗,可以读来看看。

那句超级有名的诗:

我想和你一起做,春天对樱桃树所做的事。

就是他写的~

他的诗很适合追求浪漫的人去读,非常热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克拉克森的农场》

——杰里米·克拉克森

在高铁上看完的一本书,有同名纪录片。

书的风格毒舌有趣,但是需要想象力。

看纪录片感官会更丰富一些,能直观地看到农场的景色。

(不过给感官留白,发动想象力,也是很好的体验)。

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的节目主持人克拉克森。

疫情期间,他突发奇想,去农场种地。

因为克拉克森是个暴躁的老头+植物杀手,所以这本书的情节特别好笑。

包括但不限于开着兰博基尼拖拉机种地、被贱兮兮的羊和猪气得骂街。

愣是把种地搞成了高危行业。

“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会出意外”。

整本书就像一个脱口秀文本合集,也是辛苦翻译老师了。

不过到底有多好笑,还是见仁见智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阳与少女》

——森见登美彦

买了这本书,才发现被书名骗了。

跟少女没啥关系,全是男作家的碎碎念。

就像翻开了别人的日记本。

森见登美彦是挺出名的小说作家,号称是“日本最不正经的天才作家”。

他的日记,肯定比小说更不正经。

他絮絮叨叨地掏出生活的边角料,恨不得把自己去年喝的汽水是什么味都告诉你。

但文风很轻盈,聊得也很走心,也有些人生哲理在里面(但不多)。

有点像随性版的个人回忆录,让人看见一个作家的成长史和不为人知的心理活动。

没事的时候掏出来看两篇,会觉得还挺有意思的。

毕竟读书,也是在读别人的生活方式嘛。

但当成瓜子茶糖就可以了,不太能上主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遥远的向日葵地》

——李娟

李娟是我最最喜欢的作家了。

作为内蒙人,我对草原有很深的感情,对李娟书里的生活也有一点了解。

所以看她的书,格外容易被触动。

大学的时候,我在课上偷偷看《我的阿勒泰》。

因为写得实在太好了,都不忍心看完,每天只允许自己看一点。

去年夏天,一边在家包馄饨,一边听《阿勒泰的角落》。

感觉烟火气满得要溢出来了,特别幸福。

生活化的场景里,需要一本李娟的书来增加幸福感。

那作用,就跟咖啡伴侣似的哈哈哈,包甜。

刚喜欢李娟的作品的时候,我还在一个文学类账号做作者。

我报选题,想写一篇李娟的人物稿。

结果被拒了,理由是李娟的名气太小了。

最近她因为《我的阿勒泰》爆红了一波,网上处处是写她的文章,已经不需要我去安利了。

还挺开心的,感觉自己的“宝藏作家”被发现了。

虽然,李娟本人不一定在乎这些名气。

但作家的书能被更多人看见,终归是很好的事嘛。

好啦,今天的读书分享差不多就到这里了。

下次有机会,也想给大家分享下最近听到的,很有意思的播客。

读到的有意思的论文,或许也可以。

也欢迎你们给我推荐在看的书。

希望我们都能在七野的小天地里,不荒废时光,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