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TuTouSuo™️

*小红书账号:秃头研究所新传考研/秃头研究所Monsters

*专栏中主要更新科普性的新传学科词汇。与常规的「名词解释考题」不同,这些名词并不一定会直接出现在试卷中,但能够成为面对社会现象与问题时的思考素养与切入角度,帮助丰富论述表达与思维的逻辑关系,包括符号性歼灭、文凭社会、麦当劳化、自我降格、快感社会主义、耻感文化等。涉及到更多文史哲、社会学、人类学的相应内容。在新传学科考察内容不断拓展的当下,用以丰富学科视野与延伸思维边界。

*推文内容同步小红书更新,也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小红书账号鸭!来和秃头所在小红书见面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秃头研究所Monsters

每日更新高级名词的账号

欢迎赛博朋友们关注呀

用户主动选择不去参与

@TuTouSuo™️

“错过喜悦”由阿尼尔·达什于2012年在博客中首次创造出来,代表了一种更有自主意识地参与社交媒体的方式,而后被《纽约时报》所提及,列入2013年最值得关注的事物清单。

“错过喜悦”是一种用户主动选择不去参与某些活动的心态,并享受“断开连接”的生活,与错失焦虑、社会焦虑、抑郁和孤独有适度的关系。可以说,用户从“错失焦虑”到“错过喜悦”的心理和行为转变,是其抵抗压力、减少负面情绪的一种具体表现,特别是对于沉迷于社交媒体的人来说,享受“错过喜悦”的人也被称为社交媒体的“小众退潮者”。

腾讯研究院曾开展一项名为“社交媒体斋戒”的对照组实验,要求参与者在15天内每天使用微信少于半小时。研究发现,干预组的负面情绪和压力明显减轻。该研究从产品的角度发现,微信关系链的复杂性重塑了朋友圈的生态,朋友圈逐渐成为尬友圈。具体来说,虽然人们不会放弃社交媒体的使用,但是在一定时期内,用户可以间歇性地通过某种方式“逃离”以缓解来自社交媒体的压力,从而进入到一种“错过喜悦”之中。

“错过喜悦”相关的研究目的并非让人们不去使用数字媒介,而是期待大众能够在数字媒介的使用中找到与生活的平衡。因此,可以认为“错过喜悦”的行动策略是用户自由决定选择断开连接的一种应对社交媒体使用的有益策略。比如,在微信的使用中,用户的“错过喜悦”可以表现为减少或关闭朋友圈使用、停止或减少观看视频号等长期或短期的社交环境断开的行为。用户享受与他人或社会需求脱节的那种能够选择与他人断开联系时的自主感,在断开的过程中获得满足和幸福感。

不过,在实际的研究当中,从“错失焦虑”到“错过喜悦”之间的转变并没有强相关关系。在社交媒体使用中,社交超载与信息超载使得大众产生社交媒体倦怠愈演愈烈,但这一倦怠并不会推动用户产生上述转变。在微信使用中,错失焦虑可能已经转变为一种习惯性的循环使用行为。当然,“错过喜悦”的心理状态成为当前用户较为普遍的心理,其形成了新的网络媒介素养,使用户掌握连接的主动权。“轻表达”模式或许将成为“Z世代”用户全新的社交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ꕤ⋆⸝⸝ Idealism

「逃离轨道 奔向旷野」

秃头所2025届全程班

以实用应试,寻找新的绿洲

⸝⸝Spring Festival

「2025届TTS春日实验企划 」

三门学科基础知识

传播/新闻/网传/理解新传学科

⸝⸝creat new world⸝⸝

「2025届TTS新传公开课 」

让想象力夺权

DON'T CRY!!RES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