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张康道

2024年5月18日,多云。杨委员、杨院、朱院等一起去茶山霞岙巡山,途径银山、渔潭、渔潭山塘而穿越至温州乐园,回到起点,全程约6公里、2个半小时。大家评价,该线路有古村古迹,原生态,更有红色火种,强烈推介初驴速速走起。

走进始建于南宋的霞岙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徒步线路的起点是霞岙村。它位于茶山街道西南部大罗山麓,因村西有岩如雲霞(今温州乐园处)而得名。清乾隆、光绪年间作的《永嘉县誌》均作霞岙。该村以林、谢、 黄、叶、周氏房族为主。据该村《林氏宗谱》记载,南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昌年公为福建长溪令后,携子游温州府,爱永嘉山水之胜,遂就郡之前街顺正坊居焉,昌年公为迁温之始祖。其长子元公及其三子全公徙居霞岙,已繁衍33世,距今已近900年。现该村有610户,户籍人口2670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村有古迹可循。 有多棵无柄小叶榕,其中有两棵树龄都在 310 年以上,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名木古树。 它们枝叶繁茂,郁郁葱葱,为整个村庄带来了一片绿荫,也见证着霞岙历史的变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村尚有几处古老斑驳的门台遗存着,虽历经风雨沧桑,依然保存着当年的风姿,似乎在向世人诉说着以往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村村居依山傍水而筑,有霞岙河穿村而过。 我们路过的时候,刚好有划龙舟队伍在练习,估计要在端午节与其它地方的龙舟一决高下。

照片由林国英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照片由林国英提供

到了这里,你还可以到位于该村的温州乐园、极地海洋世界尽兴游玩一番。如温州乐园,是一座集自然景观、主题文化、高科技游乐、参与性表演于一体的高档次旅游主题公园,你可以在此尽情享受各种刺激的游乐设施,感受欢乐与刺激的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一个可考究历史,可游玩乐园的好地方!

徒步长满杨梅的银山古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银山古道,是大罗山北麓登山的一条通道,全长 4.6 公里,起点为霞岙村,终点为秀垟水库。 途径下社山、银山村、猪栏团、茅田水库、秀垟村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日,我们从霞岙村前往银山村,走的就是银山古道,该段也叫五龙岗岭,是大罗山古道中的标配,中间一条长石,边上用小块石筑就,宽约1.5-2米、长700多米,半个多小时就上至村口了,海拔提升了240来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古道两旁种有杨梅树,杨梅也正在生长中。若是再过些时日,到了杨梅采摘季节,那就可以花点钱,尝尝鲜了。如今也只有望梅止渴的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穿过有绡笼岩传说的银山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到了银山,没有继续向秀垟前行,而是为了便于返程,选择穿村而过,沿公路下行。途中,还收获了一个神奇的传说。

银山村,在明朝时曾称徐山,因它是茶山徐姓家族的山林场。到清朝乾隆六十年(1795)时,有黄姓先祖式山,自平阳山区迁徙此地定居;道光三十年(1850),有陈氏先祖士浩,自平阳迁居至此;咸丰5年(1855),又有毛姓先祖锦让,自瑞安永峰山移居此地。至此,徐山黄、陈、毛三姓和睦相处,繁衍生息,人丁兴旺,瓜瓞绵延,短短50年间,买下了徐氏家族的全部山林。后来,三族祖先认为“徐山”谐音温州话的“贼山”不好听而改称“银光山”。之后,干脆把“光”字给省了,就叫“银山”,一直沿用至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银山曾流传着一个神奇的传说,那就是绡笼岩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一位卖绡客挑着一对绡笼,从瑞安方向而来,沿途翻过渔潭岭,听说银光山很近,就马上朝银光山而来。他是久闻此地藏有宝贝,今天来这里碰碰运气,找到藏宝洞,就会家财万贯,惠及子孙。他怀揣美梦,就双脚生风,一口气跑到山头。放下绡笼,就坐在路边一岩石上歇息。心里想着的全是元宝、银锭、翡翠、玛瑙、珍珠……正想着,突然前方一声巨响,山峦摇晃,天空中划出一道炽烈后白光,从远处直射过来。卖绡客心想,白光来了,宝洞会开了,财运真得来了!果不其然,又一声巨响,在他前面的山崖下,豁然敞开一个大洞。洞内紫气缭绕,五彩炫目,奇珍瑰宝,不可胜数。卖绡客欢天喜地,跑进洞中,一件又一件搬宝贝到洞外。他不顾身体有多劳累,贪婪的搬个不歇。洞口的财宝越搬越多,堆成一座小山了,他仍不罢手。忽然又是一声巨响,他眼前一团漆黑,洞口门被迅速关闭。卖绡客这才发现不对,想赶紧逃身时已发觉太迟,洞口已被封死,卖绡客就这样闷在洞里,永远不能出来。那些搬出来的财宝,又回归洞内,从此不再面世。一直到现在,也无人觊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卖绡客留下来的那对绡笼,日久天长,慢慢的化成两块石头,竖立于银光山中。 遗憾的是,如今绡笼岩已遭破坏。

路过浙南红色圣地省3A级景区村庄渔潭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徒步通村公路也不错。 从银山至渔潭,有野路,试着走了一小段,因被杂草覆盖,无法通行,我们只得改走公路下山。 中间也可以走近路,穿过生态陵园下来、再走山间小路至渔潭通村公路边。 期间,没有一辆车行驶过,感觉非常舒服,空气也十分清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渔潭村值得为它驻足停留。这次,渔潭村只是路过,但该村我曾于2021年5月30日,与陈委员一起走过,从罗圣公园入口,经牛轭岭、岩下山、岩一村步道,穿越至岩一文化纪念园、岩一山塘、折回天王禅寺,回到起点,全程约7公里,收获了很多未知的历史知识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起渔潭村村名的由来,据说与民间传说有关。古时,渔潭河中有深潭十八个,水深多鱼。明代温州诗人何白撰《渔潭募缘疏》中载,渔潭为玄觉大师鱼鳖放生之处,故名。可能用一句直白的话表述更贴切:因村口有深潭,且水好鱼多而得名。该村姓氏较多,有黄、李、朱、胡、姜、钱等房族,因有些族谱毁于文革,已无法全面考证各姓氏的迁居史。据《胡氏宗谱》记载,始祖于宋乾道三年(1167)从闽迁入定居,距今也有近900年历史了。

该村景色秀美,是塘河八景之一“渔潭暮耕”所在地, 已被评为省级3A级景观村庄。 地近塘河东岸,远望大罗山峰峦竞秀,清溪绕村而过,风景怡人。 夕阳西照,晚霞相映,更有一番景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渔潭村航拍:xcc10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渔潭村航拍:xcc106

该村最有名的建筑物,当属庆云寺。它始建于唐朝玄宗年间,是浙南特委机关驻地旧址,已被列为瓯海区文物保护建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村还有中共浙南一大旧址(灵佑殿)。1930年6月18日至22日,“浙南一大”在仙岩渔潭村召开,来自温州、台州、金华等地的党代表及工人、妇女、游击队、红十三军的代表共25人参会。“浙南一大”通过了《目前浙南革命形势与党的任务》等4个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共浙南特委。浙南特委成立后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重点领导武装斗争,积极进行建党和发动群众工作,开展土地革命,筹建红色政权,在浙南人民心中播下了革命火种,为后来浙南游击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功穿越曾遇险的渔潭水库山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环线回到起点,是最佳的选择。从渔潭回到起点霞岙,走公路有六七公里,太折腾人了!这次,我们还是选择走渔潭水库绕回去,虽然之前没走过,但向路人打听了一下,说是有山路可走,只是不太好走。于是,硬着头皮上去试试,想不到唤起我曾经的记忆,还收获了别样的美好!

从上坟步道徒步上山,等到了垭口,看到渔潭水库(实为山塘)的时候,记忆的闸门被打开。那是2021年6月14日中午,与陈委员一起,也走一样的路上山,也是顺时针方向沿山塘边行走。那次到了最里边继续上山,结果进了暗无天日的小竹子林,后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突围,让我终身难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选择从山塘边中间的山路穿插过去,一路沿山坳走,不到一公里。当看到温州乐园摩天轮的轮廓时,我知道,路走对了。一颗悬着的心也就放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段路,密竹修林,地上是泥巴路,行走其中,遮阴蔽日,十分舒畅。又有点探险的味道,不知道前路有多远,也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走的通,最后居然让我们避开所有的岔路、歧路,一路畅通无阻,可见我们的辨路、识路功夫了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线路起点: 导航至瓯海区茶山街道霞岙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内旅游 户外拓展 景区合作

广告推广 古道建设 航拍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