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养老金的调整通知截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公布,当然很多人的呼声比较高,会在上周得以公布,但是让人非常的失望,没有公布,但是我认为本周公布的可能性依然是存在的,毕竟本周是本月的最后一个周了,所以说这种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当然在养老金具体调整的过程中,今年会不会有什么新的特色和变化呢?会不会采取所谓的,提低限高的措施而缩小养老金的差距呢?

其实从过去19年以来养老金的调整来看,每一年几乎都是遵循三结合的原则,当然这个三结合的原则当中,它包括了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倾斜调整原则上来讲,对于那些工龄较长的人,包括养老金较高的人来讲,它本身就可以获得一个更高的增长。但如果说实施所谓的提低控高,那么就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挂钩调整将可能不再适合于提低限高。所以说就要打破挂钩调整的情形。

但是过去19年以来,既然这样实施了,也就是说它有挂钩调整,那么就说明今年大概率会依然实施三结合的原则,这里面依然会包括挂钩调整。那么对于工龄较长的个人,包括养老金待遇水平较高的个人,同时会获得一个更高养老金的待遇,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因为这样的调整方式,它实际上能够兼顾到公平合理,它既兼顾到了中高收入群体,也兼顾了低收入群体,因为定额调整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讲还是非常的友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完全意义上的提低限高,其实对于一些中高收入群体来讲是得不偿失的,对于他们来讲也是一种不公平的体现。我们想想看养老保险的基本原则就是,多缴多得长缴长得这样的基本原则。那么如果说提低限高,似乎就打破了多角多的长角长得的原则性,这也就意味着参保人群,他可能也就不愿意去更多地参与基本养老保险,从而会打破社保基金的缴费平衡,这也是得不偿失的,我相信这样的结果也是大家不愿意去看到的。

我们可能出发点是好的,进一步能够缩小养老金待遇之间的差距,但是以这种所谓的提低限高的方式,确实是得不偿失的。其实每一年在养老金调整过程中,个别地区可能会出现所谓的提低限高的一些做法,但是仅仅只针对于极个别的少数地区,比如说像去年北京地区,在养老金调整过程中低于6450元的个人可以多涨50元,而高于6450元的人仅仅只能涨35元,二者之间就出现了提低限高的可能,但是这仅仅只。是针对于北京这唯一的一个地区所做出的调整,并不能够代表全国其他地区。

所以说提低限高从一定程度上来讲,确实违背了多缴多得长缴长得的基本原则,但如果说想要这样做,那么我们也可以去借鉴北京市的办法,毕竟这样的方法有助于低收入群体获得一个更高的调整水平,但是它绝对不会,限制高收入群体的养老金增长,实际上对于我们养老金较高的人群来讲,它是依然能够获得,更高养老金的调整待遇。

感谢阅读,每天讲点退休知识那点事儿,本人专注于社保和退休领域,有喜欢我文章的小伙伴,可以加我的关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