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欲来,印度寻求与中国竞争,中印之间的“主战场”究竟是哪儿?日媒又说了些什么?难道印度还真当自己能够赢过中国不成?

近日,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在日本经济新闻举办的“亚洲论坛”上表示,目前印度的利益已经延伸到多个地区,除了北部的中亚国家和南部的印度洋国家以外,还正在与非洲国家加强接触。或许是因为在日本的主场,期间苏杰生还重点提到了印度与日本的经济合作,他称日本是印度的重要经济伙伴,加之双方都是亚洲的主要经济体,理应“加强亚洲稳定与安全”。苏杰生话音刚落,日媒就点名印度是冲着中国来的,这表明印度寻求中国竞争。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日媒的分析也是有着一定道理的。无论是印度在东南亚积极与中国角力,还是印度方面的表态,都不难看出印度针对中国的意图,更何况这也不是苏杰生第一次将矛头对准中国了。今年1月,苏杰生在谈到中国对印度的影响力时,他就曾表示“印度不应该害怕中国,必须欢迎竞争,然后做得更好”。4月份的时候,苏杰生再次发出惊人言论,宣称为了与中国竞争,印度需要在经济上改变应对措施,即需要将发展的重心放到制造业上。可见印度对中国的敌意非常深,甚至可以说是执念,陷入魔怔了。这次苏杰生的这番表态,不仅展现出的是印度的野心,更有试图把中国当作潜在“对手”的意思,企图借此次论坛向日本抛出“橄榄枝”,寻求与日本深化合作以共同对抗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苏杰生的种种表态来看,不难发现,印度不仅单方面的宣布要同中国搞竞争,甚至还单方面的圈定了“主战场”,什么呢?那就是经济领域。不得不说,自打印度总理莫迪上台以来,印度的自信心可谓是爆棚,仗着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现在竟然都妄想超越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那么这种情况有可能吗?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印度的GDP确实有增长的势头,或许能够在2025年超过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但要想超过中国,印度恐怕还得问问排在第三位的德国吧。去年德国的GDP突破了4.4万亿美元,印度与其的差距虽然还不到1万亿美元,但考虑到印度国内贫富差距过大、失业率高,要想弥补这一差距恐怕也不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便是印度超越德国来到了第三位,但就目前的数据来看,未来五到十年里都完全看不到印度可以超过中国的迹象和可能性。所以说,印度还是尽早认清现实的好,有时候自信是一件好事,但自信过了头就变成了自欺欺人。莫迪政府为了其野心,不惜利用中美博弈,通过倒戈美国来打击中国,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令人不齿的。中印之间最大的差距是什么?不是人口数量和领土面积,也不是GDP的多少,而是印度一贯推行霸权,大搞地区霸权主义,使得其国际形象“臭名昭著”,而中国对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持以友好的态度,只要对方诚心合作,哪怕是小国,中方也愿意拉它一把。

中印之间的差距就足以证明,霸权主义是行不通的,印度若持续想要和中国搞竞争,企图跟在美国的后面谋求私利,那么终将会使自己的路越走越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