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帮新职业“把路走宽、走远”

日前,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新一期陪诊服务培训课程开课。该课程是南京人社部门为陪诊行业发展探路,在全国率先制定陪诊员培训标准的成果之一。

协助患者挂号、缴费、取药等,陪诊员岗位近年来供需两旺。为规范陪诊员这一新就业形态,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已有相关探索,南京此次开设陪诊服务培训课程,相关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据悉,南京市职业技术培训指导中心去年委托南京月好悦来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完成陪诊服务培训标准制订和培训课程研发,制订完善培训就业服务体系。去年11月以来,该课程面向应届毕业生和失业、困难就业人员等,完成9批次600余人次陪诊服务培训。通过考核后,培训人员可获得“江苏省职业技能培训合格证书”,拿到证书的学生可在找到正式工作前灵活就业,或直接以陪诊员为职业。从第一期学生接单反馈情况来看,持证就业者受到市场认可。

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好就业问题、促进就业稳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新业态依托于分工细化和技术创新,顺应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需求,衍生出许多新岗位、新就业形态,创造了不少就业机会。当前,我国有超2亿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蓄水池”。其中,服务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更强,新业态也较为集中地出现在服务业领域,其扩就业、促就业的作用更为显著。

但也要看到,新业态发展速度快、内容新、变化多,需要行业规范和监管同步跟上,才能更加安全有序。例如,陪诊作为一个新职业,在2020年已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写入职业分类。由于缺乏监管、准入门槛低等原因,行业服务不规范、收费乱,有的机构或人员以“陪诊”之名行“黄牛”之实,妨碍了医疗公平。去年,一站式数字化陪医服务平台“陪医无忧”在南京正式上线,旨在推动陪诊行业从“小作坊”走向“大市场”。但光有服务平台还不够,还必须探索制定陪诊行业服务公约和技能培训体系,引导行业规范健康发展。南京在全国率先制定陪诊员培训标准并把陪诊服务纳入职业技术培训体系,是帮“陪诊员”这个新职业“扶上马”“走一程”的踏实举措。

新职业要谋求长远发展,还需要考虑让职业发展通道更加畅通和完善。负责培训标准制订和课程研发的南京月好悦来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长陆连娣就建议相关部门,根据市场需求,对陪诊员进行分级培训,完善相应职业认定标准。据悉,我市有关部门将跟踪观察陪诊服务培训人员就业情况,适时更新陪诊服务培训标准,通过市场发展、政策引导“两只手”持续推动陪诊行业良性发展。

新业态充满新活力。当前,数量更为庞大的新职业还在酝酿和萌芽状态。它们拥有普惠包容、弹性灵活等共性,也存在使其区别于其他的个性,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推动新职业快速走向成长与稳定。如果行业规范和监管跟不上,放任劣币驱逐良币、市场乱象横生,就容易“把路走窄了”,明明有很好的市场前景,一时也难以抵达。

期待包括陪诊服务在内的新业态早日成熟完善,各方合力帮新职业“把路走宽、走远”,充分发挥新业态对促就业的重要作用,持续推动扩大就业规模、提升就业质量、优化就业结构,实现就业与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也让更多人通过新职业打开视野,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吴云青)

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