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记者在临汾市商务局获悉,在全省2023年度开发区考核中,该市12家开发区全部合格。其中,9家开发区达“优秀”等次,“优秀”数量居全省第一,为该市加快实现“各项工作迈入全省第一方阵前列”总目标提供了强劲动力。

做好招商引资“第一要事”

2023年以来,临汾市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事”,做好前期准备,压实主体责任,切实提高招商成功率、转化率、落地率。

各开发区以精准招商为重点,围绕沿汾沿黄沿太岳三大板块、七大产业链和专业镇培育等需求,紧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西成渝等地区,用好“中国投资热点城市”“2023浙商最佳投资城市”等金字招牌,全面集成资源、区位、市场、营商环境、产业基金等比较优势,广泛开展研究型招商、链主招商、亲情招商,招引更多优质企业来临投资。各开发区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坚持质量并重,严格落实外出招商要求,大力引进更多行业头部企业、产业链主企业,带动更多上下游企业配套成链集群发展。

在此基础上,临汾市商务局为进一步提升招商实效,对县(市、区)、开发区招商情况继续实行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评比、半年一交账,既“晾晒”次数,更“晾晒”转化率,通过严督实导、强化考核,倒逼有效招商,促进项目真签约、真落地。2023年,全市签约数超出省定任务50个百分点。

加快项目建设推进速度

为确保以项目建设的实绩实效持续扩大有效益的投资,临汾市商务局督促各开发区围绕产业发展趋势和国省政策导向,结合临汾产业实际和未来发展方向,聚焦成系统、成集群和产业链上下游,推动全市项目数量动态保持在1100个以上,总投资动态保持在5500亿元以上。

其中,各开发区坚持用好“四全工作法”,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施签而未落、落而未投、投未见效的“三未”项目攻坚专项行动,分级分类建立问题台账,明确责任人,细化工作举措,限时协调解决,推动“三率”水平持续提升。2023年以来,全市开发区“三个一批”项目签约开工率85.7%、开工投产率41.6%、投产达效率100%,其中开工投产率、投产达效率排在全省第一方阵前列。

同时,各开发区大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全力做好“标准地”、标准厂房供给,加强园区道路和相关配套改造提升,着力打造现代化、时尚化、绿色化、智能化、国际化园区。2023年,全市开发区累计新改建园区道路30公里,出让“标准地”39宗4101.2亩,建成标准化厂房37.9万平方米,实现企业“拎包入住”。先后向各类金融机构推介开发区“三个一批”项目161个,达成贷款意向171.53亿元,授信130.41亿元,完成投放83.66亿元,为项目落地提供全方位保障。

创优“三无”“三可”营商环境

临汾市各开发区始终把企业感受作为评价营商环境的第一标准,全面落实“三无”“三可”要求,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优化政务服务,继续用好“早餐会下午茶夜沙龙”政企对接,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和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工作制度,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永不下线”的精准服务,让广大企业家在临汾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以实际行动打造“你永远可以相信临汾”的良好口碑。正因如此,成功吸引字节跳动、百度、阿里、华为、新希望、吉利、运达等知名企业来临投资落户。

同时,临汾各开发区推行极简审批,以项目落地检验审批流程优化、机制创新,进一步压缩流程、提高效率,打通项目建设快速通道。2023年,临汾经济开发区中联恒创项目从土地摘牌到办结施工许可仅用37天,紫光智能制造项目从营业执照办理、项目立项到首条生产线试运营仅用17天,宏源数智中心项目办理施工许可证仅用1天;侯马经济开发区国强自动化光伏新能源生产基地项目从立项到开工仅用30个工作日,不断刷新临汾项目建设“加速度”,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表扬。

山西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