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飞

01

两座城市加入“地铁”家族

5月26日,盼了十年的广佛南环城际(佛山西站—番禺站)、佛莞城际(番禺站—东莞西站),终于正式开通运营了。

这两条线路开通,将与佛肇城际(佛山西站-肇庆站)、莞惠城际(东莞西站-小金口站),相连形成一条全长258公里,呈东西走向的交通大动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这两条线路开通,一条横跨肇庆、广州、佛山、东莞、惠州五座城市的超长“地铁”诞生了。

这是全国目前开通的最长“地铁”。

央视新闻给出的标题便是,“全国最长跨市'地铁'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肇庆、惠州借此晋级,加入了“地铁”大家族。当然,这里的地铁,要打双引号,因为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地铁。城际铁路与地铁存在诸多差别,车型标准不同、运行速度不同、技术标准不同。

但是广东省这条串起五座城市的城际铁路已经地铁化了,因为它改变了城际铁路的运行法则。

广州地铁集团官宣,这四条对接的城际铁路,全面启用“站站停+大站快车”公交化运营模式,乘客无须提前购票,使用地方交通卡刷卡或扫码便可乘车,免去了城际铁路体系的提前检票、购票环节,和坐地铁没差。

而且,站台、标志、报站,都与地铁相差无几,站站停。

所以说,这条四线贯通串起5个城市的城际铁路,名义上是城际铁路,实际上已经是地铁了。

也正因此,本号才敢于说肇庆、惠州这两座没有地铁的城市,加入了地铁大家族。

02

广州都市圈越来越成熟了

随着广佛南环城际、佛莞城际开通,与佛肇城际、莞惠城际连接,直接将佛山、东莞中心区纳入广州半小时通勤圈,肇庆、惠州中心区纳入广州一小时通勤圈,加速形成大湾区轨道交通新格局。

在此之前,广州与佛山早就实现了同城化,这两座城市之间已经有三条地铁互联互通,分别是广佛地铁(佛山地铁1号线)、佛山地铁2号线与广州地铁7号线。

而按照广东省的规划,广佛之间未来将有18条地铁线路互联互通。

广州与东莞之间,虽然尚未联通地铁,但去年开通的广州地铁5号线东延线与东莞只有一江之隔,未来与东莞对接,只是时间问题。

串连5座城市的意义,不仅在于增强了广州的交通核心地位,更在于将五座城市的交通打通,增强了五座城市内部人口、财力、物力、科技等各种生产要素的流通,促进经济效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建设中的广州地铁18号线南延段(南珠中城际),同样也将实施“公交化”运营。未来,旅客凭一张地铁票,就能穿行于广州、中山和珠海。

不得不说,作为华南交通枢纽的广州,地位非常牢固,哪怕经济实力已经超越广州的深圳,也只有艳羡的份儿。

相比广州,地处黄金内湾的深圳对外联络交通设施还非常少,穗莞深城际宝安机场-前海-皇岗口岸段还没建成。

曾经规划的“双Y”港珠澳大桥,也因为地方博弈中,弄成了“单Y”。至于深珠通道,虽然屡被提及,但仍是个概念。

当然,深圳连接中山深中通道将开通,这将大大促进珠江东西两岸的对接,也将中山直接纳入了临深城市范畴。

放眼未来,大湾区的交通将会变得越来越密集。

按照广东省的规划,今年,广州地铁11号线、3号线东延段有望开通。

2025年,广清城际南延段、琶洲支线、新白广城际、广佛东环开通,南中城际北段开通,还有广州地铁10号线、12号线、13号线二期和里水电车等多条城市轨道。

2026年,深大城际深圳段、广湛高铁、深汕高铁、穗莞深城际南延线开通,广州14号线二期、22号线后通段、18号线后通段和东莞地铁1号线多条城市轨道。

2027年,深惠城际深圳段、深惠大鹏支线、广花城际、芳白城际开通;

2028年,南中城际西段、广佛西环城际、深江铁路、珠肇高铁、深南高铁开通,佛山地铁4号线有望开通。深圳还有大批新地铁在2026-2028年通车。

随着这些线路开通,大湾区将越来越像一座城市。更重要的是,这些线路大多都围绕着广州,广州都市圈,可能会成为最先建成轨道上的都市圈的都市圈。

广州的目的也在于此。

去年12月份,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了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成为国家级都市圈。

广州都市圈,包括广州、佛山全域,肇庆的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区、四会市,清远市的清城区、清新区、佛冈县。

深圳都市圈,包括深圳、东莞、惠州全域,汕尾市的深汕合作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都市圈、城市群是城市化2.0时代的载体。

都市圈、城市群,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其意图一方面壮大中心城市的能量场,另一方面,通过轨道上的都市圈、城市群,加快圈内、群内各种生产要素的快速流通,提升经济效益,助力圈内弱小城市的发展。

透过现象看本质,都市圈建设的前期,受益的城市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心城市。

在中心城市壮大到一定程度之后,中心城市再通过网状交通,赋能周边城市,通过产业协同、人力、物力、财力、科技等生产要素流通,实现效率最大化,助推圈内城市经济发展。

这是官方强推国家级都市圈、国家级城市群的终极目标。

03

还有哪些城市会通地铁

按照官方给定的地铁申报标准,后续很难再有新晋地铁城市。

这一点,我在写地铁的文章中多次、反复分析过。

地铁不仅修建成本高,运营成本更高。

前两天本号就梳理过目前公布了数据的29个城市(上海、杭州、东莞、南通、大连、哈尔滨等地铁城市未披露数据,所以未纳入统计)的地铁运营状况,29个城市中,只有福州扣除政府补贴后,利润为正,其余均为负,就连之前的利润王深圳地铁、武汉地铁,也未能躲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地铁公司

由于地铁成本高、运营成本更高,在地方债务问题公开化的背景下,国家发改委不断收紧地铁申报门槛。

2018年国家发改委发布文件,提出:

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30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30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人以上。引导轻轨有序发展,申报建设轻轨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15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15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150万人以上。拟建地铁、轻轨线路初期客运强度分别不低于每日每公里0.7万人次、0.4万人次,远期客流规模分别达到单向高峰小时3万人次以上、1万人次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国务院官网

也即,申报地铁的城市,需要同时符合GDP在3000亿以上,财政收入在300亿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以上,初期客运强度不低于0.7万人次,远期客流规模单项高峰小时3万人次以上。

此外,根据去年潍坊市交通运输局针对市民问题的回复中,还可以了解到,当下国家发改委仍不受理一般地级市首轮建设规划。

也就是说,现在还没开通地铁和在建地铁的城市,往后很难再有机会申报。

这也就意味着,地铁已经进入了存量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地铁或轨道交通集团

而且,过去几年,即便是一些核心城市申报新一轮地铁规划,也有一些线路因为客流强度不达标而被砍掉。

典型如深圳、杭州、成都等城市。

此外,哈尔滨的地铁而且规划,因为债务指标不合格,被退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岛的14号线,也被喊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说,目前尚未修建地铁的城市,基本不再有希望获批。地铁城市再申报,也会有客流量限制而被压缩线路。

这对于烟台、泉州这些万亿城市来说,的确是个意难平。

当然,一些城市虽然自身不够格,但在都市圈时代中,可以享受到核心城市的延伸红利。

比如湖北鄂州,早在2021年武汉地铁11号线三期葛店段开通运营,联通了武汉与鄂州,让鄂州也进入了地铁时代。

上海地铁11号线早就延伸到了苏州昆山,花桥、光明路、兆丰路都在江苏境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年年中,横跨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长株潭西环线一期”开通运营,并与长沙地铁3号线贯通。株洲、湘潭也进入了地铁时代。

而最新开通的广佛南环城际、佛莞城际开通,与佛肇城际、莞惠城际连接,并开启地铁化运营的四线,将肇庆、惠州拉进来了。

成都连接资阳的市域铁路S3线,将在今年9月开通,资阳也将荣幸加入地铁大家族。

北京地铁22号线延伸至廊坊,2025年开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都是依靠核心城市红利延伸,并非自身拥有申报资格。

当然,如果其他地方效仿广州,将城际铁路的运营模式“地铁化”,那未来能够加入地铁家族的成员,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