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飞行汽车在天空翱翔,不再受困于地面堵车;日常出行“打飞的”,点外卖由无人机配送到家;乘坐低空飞行器从空中领略山河壮美,不用在景区里人挤人……在2024年,这些曾经看似遥远的未来场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我们。日常生活的全新“打开方式”背后,是时下最具热度的产业新赛道——低空经济。

低空经济有多热?政府层面,今年有26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发展低空经济作出部署。市场层面,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亿元,增速达33.8%,到2026年有望突破万亿元。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促进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建设行动计划》,提出增强新区科技和产业竞争力。眼下,作为19个国家级新区之一的四川天府新区正积极抢占低空经济万亿级产业赛道。新风口下机遇与挑战并存,这一步棋,天府新区怎么走?

入局万亿级市场 聚集20余家企业、院所

低空经济,是指以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在真高1000米以下低空空域的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涵盖航空器研发制造、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飞行服务保障等各产业。

进入2024年,全国各地开足马力,加速入场低空经济。

2月,全国首部低空经济立法《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正式实施;4月,广州大学城低空经济应用示范岛在番禺区发布;不久前,《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2024年工作要点》印发,低空经济正式成为成都产业建圈强链30条重点产业链之一。

而早在今年初召开的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管委会2024年工作会议上,天府新区已明确提出“先手布局低空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除夕夜天府新区的无人机阵列表演 图片来源:四川天府新区提供(马骥 摄)

“低空经济为什么火,我认为主要是三方面因素。一是我国近几年由于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在三电系统等方面形成了较好的技术积累,不断进步的技术成为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二是国家在产业布局上已经指明了方向,发展低空经济有顶层设计的政策推动。”成都赫尔墨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赫尔墨斯)董事长刘仲承表示,“最后一点就是‘白纸好作画’,相对其他一些发展已趋饱和或陷入瓶颈的热门产业,低空经济这条赛道现阶段还是一片蓝海。”

赫尔墨斯是天府新区低空经济产业链中航电系统领域的“链主”企业,致力于开发迭代机载综合航电系统、大型无人机指控系统、飞行模拟器、航空数据等核心产品,近年来企业营收一直保持每年50%~100%的高速增长。

包括赫尔墨斯在内,四川天府新区目前已落地低空经济类企业10余家,覆盖无人机整机研制、无人机控制系统、零部件制造、航空材料、航空软件等领域,并聚集厦大四川研究院、西工大先进动力研究院、北理工创新装备研究院、北航成都创新研究院等科研单位,产业基础和科研基础初步形成。

探索应用场景 打造多领域覆盖产业集群

走进位于四川天府新区的鹏飞科技园,一架架崭新的工业无人机正从生产线上源源不断地产出,后续将被投用于测绘、巡检、安防监控、应急等领域。

这里是“工业无人机第一股”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纵横股份)于去年3月落成的无人机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3.4亿元,可实现年产各类工业无人机3700架。

“工业无人机是低空经济产业中最快见效益、出成果的领域。”纵横股份相关负责人介绍,由该公司在国内率先发布并量产的纵横大鹏CW系列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目前,纵横股份在无人机的总体生产能力、复合材料生产、机械加工、电子装配、无人机总装测试以及生产管理等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纵横无人机 图片来源:四川天府新区提供

低空经济具有产业链条长、辐射面广、成长性和带动性强等特点,其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的航空材料、元器件等,中游的飞行器制造、航电系统及核心设备、低空基础设施等,以及下游的行业融合应用等。这也对想要发力低空经济的城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此,四川天府新区投促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围绕生产作业、公共服务、航空消费等分类布局应用场景,加快落地“低空+城市管理”“低空+物流”“低空+文旅体验”,抢先落地低空飞行应用场景试点飞行。

探索建设低空经济应用示范场景,打造覆盖基础设施、飞行器及零部件制造、应用场景等多领域的产业集群,将成为天府新区破题的关键。

建设管服体系 推动低空经济综合集成试点

去年12月,由国家空管委组织制定的《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正式发布,依据航空器飞行规则和性能要求、空域环境、空管服务内容等要素,将空域划分为7类。这对低空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利好。

“空域是发展低空经济的关键要素。过去中国空域怎样规划没有标准可依,实际上众多先期入场的企业心里是没底的。有了这个分类方法,意味着低空经济的时代正式启幕,整个经济生态和业务链就起来了。”在刘仲承看来,今年算是低空经济元年,对于这个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以30年的眼光来看待,未来充满无限可能,但结果取决于企业、政府是否能抓住机遇迎风起飞。

四川是我国率先开展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试点的区域,目前已启用三批低空协同管理空域。对于四川天府新区来说,四川在低空空域的先行先试,叠加自身相较成都主城区更广阔的空间、更低的人口密度,使其具备了开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示范试点的优势。结合目前已有的部分产业和科研基础,天府新区正将打造低空经济综合集成试点作为产业突破的抓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川天府新区直升机医疗救援低空应用场景 图片来源:四川天府新区提供

“我们正抓紧推动低空飞行管服系统建设,加快布局保障低空飞行的起降站、能源站等基础设施。”四川天府新区低空经济发展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逐步形成“1(集成管服系统)+4(四张网)+N(场景)”的低空经济综合集成试点框架体系,天府新区将探索建立低空飞行管服“四川标准”,创建低空经济发展“四川模式”,打造低空经济“四川品牌”。

试点工作的高质量推进,事关多个方面。纵横股份相关负责人建议:“这个行业目前还面临一些挑战,政府需要注重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强法规建设和安全管理,确保低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文/张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