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这些数据要分门别类记录,还要重点针对涉嫌超量开药、超出病种诊疗范围纳入报销等问题进行自查,多给临床医生讲解医保基金使用政策……”近日,在眉山市青神县的某医院医保办,该县医保局法规监督股负责人何毅一边检查医院基金监管数据信息,一边叮嘱医院要规范使用医保基金,确保医保基金实实在在花在刀刃上。

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近年来,青神县医保局持续巩固医保基金监管高压态势,以“零容忍”态度,打好医保基金监管“组合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提升医保基金监管效能,护航医保基金稳健使用。

坚持问题导向 提升监管“硬实力”

如何聚焦靶向,守好百姓“看病钱”“救命钱”,进一步夯实医保基金监管基石,是青神县医保局一直以来的中心工作之一。

“我们坚持问题为导向,通过综合运用大数据分析、智能审核技术,帮助我们快速筛查、精确锁定医保基金使用过程中的违法违规问题。”青神县医保局副局长刘明媚说,聚焦大数据疑点问题,以“传统+科技”手段,“快、准、实”全覆盖安排核查小组下沉到相关定点医疗机构开展现场检查,锁定医保基金使用各环节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坚决做到“公立民营一样查、大额小额一起查、疑点线索一律查”,全力织密筑牢医保基金监管网。

据统计,该县今年已处理存在违规行为定点医疗机构17家次,追回医保基金7.66万元,定点医疗机构支付违约金12.92万元。

创新跟班学习 实践练就“真功夫”

“做好医保基金监管难度之所以大,除了医保局业务人员的专业素养要强,关键还要从源头上抓,规范医保基金使用不仅是医保部门一家责任,更要医疗机构积极参与进来,凝聚共识,提升合力,以‘传、帮、带’模式,在‘汇、通、用’字上下功夫,提高医疗机构业务人员水平。”该县医保局局长罗姝毅表示。

青神县医保局创新开展跟班学习模式,赋能队伍专业素养,提升监管效能。

该县人民医院医保办的桂玲,作为全县首批跟班人员,从去年底到县医保局法规监督股进行“一对一”跟班学习,重点学习医保政策、基金监管、经办规程等内容,并深入一线开展检查核查、业务办理、平台操作等实操,让她实实在在学有所获。“跟班学习既可以面对面解决问题,又可以举一反三运用到医院实际操作中,看得见、听得懂、理解透也办得好。”桂玲说,学用结合,知行合一,极大增强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水平,同时对自己所在医院医保基金规范使用、医疗行为规范开展有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目前,该县医保局已安排2家定点医疗机构专人跟班学习。通过创新跟班学习模式,进一步强化了跟班人员的专业素养,为医保基金的安全与高效管理筑牢了基础。

拓宽监管渠道 聚力打好“主动仗”

如何让医保基金监管宣传“声入人心”?青神县医保局以组织实施医保基金监管集中宣传月为活动主线,采取“义诊+宣传”“线上+线下”“联动+社监”“三个加法”的方式,不断丰富拓展各类宣传载体,有形、有感、有效开展基金监管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教育。

除了做好政策宣传以外,该县医保局高效查处群众举报线索,全力维护医保基金安全的做法也同样出彩。今年3月,该县医保局查处了一起县域内群众举报案例,成功挽回医保基金5000余元。事后,该县医保局对举报群众兑现了举报奖励金200元,这是自举报奖励制度实施以来发放的首例举报奖励金。

不止查处群众举报线索,该县医保局还在全县范围内选聘首批5名医保基金社会监督员,负责对该县定点医药机构、经办机构、参保人员等使用医保基金行为进行监督,全方位维护医保基金安全。同时,扩宽社会监督渠道,进一步畅通互联网、电话、邮寄地址等举报投诉渠道,鼓励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对涉嫌违反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行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守好医保基金监管这个“关键口”,是青神县医保局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应有之举。下一步,该局将严格落实医保基金监管主体责任,持续加大监管力度,提高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参保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王琴、黄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