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可能觉得儿童体检就是量身高、测体重等。其实,体检项目包括视力、听力、身高、体重、口腔等,尤其是经常被忽视的听力检查也尤为重要。近期,我院儿早中心在校园进行体检筛查时发现以下两个案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朋友A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这位小朋友近距离交流正常,听力测试时,5米距离复述率差,检查距离缩短为4米、3米效果甚微,开始以为孩子胆小,不善表达,经过鼓励和演示后,再次检查,结果不理想。让小朋友站在播放器前面“零距离”,复述率正确几达100%,口语听力检测五米正常。后来,我又复测了几次结果如上,如果儿童有听力损伤如弱听,也会听不清或听不到某些声音,我们对这名孩子进行了转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朋友B测试的时候不说话,通过老师和同学的介绍,知道这位小朋友平时交流沟通较差,和同学打闹、回答问题、说话发音也不清楚,入学前,家长没和老师交代孩子有特殊情况。如果儿童听觉辨别能力发展不好,通常会导致他在听别人声音时将相似音同一化,而自己表达时会出现替代音现象。多次复查,孩子还是不说话,我们对这名孩子也进行了转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儿童保健科同时负责孩子入园前的体检筛查工作,在门诊工作中,也曾经筛查出单侧已经耳聋或弱听的患儿。

儿童成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听力损失,其中迟发性、渐进性或获得性的听力损失是普遍新生儿听力筛查所不能发现的。0-6岁,家长定期带孩子到医院做健康保健,并在日常生活中密切观察孩子的听力和语言变化。

怎样在生活中发现孩子听力是否有问题?

听力障碍大概的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3个月以下的孩子,对于突然而来的巨大声响丝毫没有反应。

3—6个月时,对出现的声音不会寻找声源

9—12个月时,不会跟随大人的指示去做。

12—15个月时,不会叫“爸爸”、“妈妈”。

15—18个月时,对于爸爸妈妈讲的话无法理解,叫不出“爸爸”、“妈妈”。

18—24个月时,不能说出两句或两句以上的儿歌。

24个月后,语言障碍及反应迟钝明显,如听不见小鸟叫,对电话铃声、门铃声无反应等。

温馨提示:儿童听力筛查家长莫忽视!当孩子出现以上表现时,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文字|保健部护理组薛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