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教科书,那些带着我们认识世界、伴随我们成长的课本,在这里全都能看到。”近日,参观完位于淄博高新区的中国课本博物馆,市民李敏感叹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课本博物馆于2016年9月10日正式对外开放,是中国首座以课本为主题的专业博物馆,为中国百年教科书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如今,该馆已成为淄博高新区的网红打卡地,每逢节假日,尤为受到学生和市民的欢迎。

包括中国课本博物馆在内,淄博高新区目前建有6家博物馆。这些博物馆从各角度、各层面、各时代反映了城市的历史与文化。近年来,淄博高新区不断推进博物馆高质量发展,通过打造引人向往的文化目的地,擦亮“博物馆之城”名片。

隽山村史博物馆全面记录了淄博高新区村庄发展历程,是留住村民乡愁记忆的“活化石”,成为对外展示当地村庄历史文化的一扇窗口和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隽山村史博物馆由隽山村6座老宅改造而成,总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藏品320件/套。馆内设有“源远流长”“红色传承”“岁月峥嵘”“春风化雨”等6个展厅,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一行行文字展示着当地生产力的发展、生活习惯的演变和光荣的革命传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村庄看上去很普通,想不到也有如此精彩的历史和文化。”来自苏州的游客周先生在参观隽山村史博物馆时说。

隽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成宝志说:“村史馆给村民带来了文化自信,大家的精气神变得不一样了,更关心公共事务和村子发展了。”

以村史博物馆的建成运营为契机,隽山村合理利用乡村旅游资源,到村参观的游客每天最多超千人。乡村旅游带动了民宿、餐饮、研学、娱乐休闲等行业兴起,增加了就业岗位,帮助村民共同致富。

此外,淄博高新区打造了傅山自然地质博物馆,该馆以展现国内外各类自然地质展品为主导,以展示现生生物为特色,以科学普及和保护大自然与环境为主线,已成为独具特色的科普教育基地、研学旅行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座地质博物馆里,化石、矿物、陨石、水晶等应有尽有,还有孩子最喜欢的恐龙化石、动物标本,让我们叹为观止。”带孩子前来参观的李女士说。

在“博物馆之城”的建设中,数量的增加只是一个方面,淄博高新区还对存量博物馆的质量进行提升,在尊重历史和自然的前提下,把内容做得更精、更具吸引力,同时提升服务效能和服务质量,增强专业性和可看性,让博物馆更好地体现城市的文化风格、人文品质与历史气韵。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杨淑栋 通讯员 张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