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好 的 挽 救 就 是 预 防

应急说

5月25日,有网友反映,安徽黄山景区内发生雷击致多人受伤,此事引发关注。5月26日晚,黄山风景区综合执法局发布通报:

黄山风景区综合执法局发布《关于5月25日雷击情况的通报》。

关于5月25日雷击情况的通报

2024年5月25日16:13,黄山风景区接电话报警:飞来石区域突发雷击,有游客受伤。接报后,景区立刻启动紧急救援预案,调集综治、应急、医护等救援人员于16:25赶到现场,将现场13名受伤或身感不适游客安全转运至山下医院。同时,景区立即组建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赶赴医院看望慰问。经初步调查,突发雷电击中飞来石周边护栏等,造成碎石飞溅击伤附近部分游客。截至目前,除1名游客因灼伤转院进一步观察治疗外,其他受伤较轻游客经治疗处理后均已离院返程。飞来石景点已临时关闭,近日将组织专业机构现场勘察、尽快修复。景区同步查摆问题并举一反三,进一步强化雷电预测预警和应急防范处置等工作。

黄山风景区山高峰陡、地形复杂、天气多变,尤其夏季雷电大风暴雨等强对流天气易发突发。敬请广大游客朋友及时关注景区气象变化和预警信息,合理安排行程,注意避雷防险,和景区一道相互支持配合,确保游览安全。

黄山风景区综合执法局

2024年5月26日

5月25日下午,有网友称,黄山景区内发生了雷击事件,还有不少人因此受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情发生后,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听说(黄山)天都峰顶有雷击风险,将游客紧急疏散,飞来石也被雷击了。现场有不少碎石,今天的黄山异常危险”。

有网友在帖子下方评论:“真的很恐怖,当时离飞来石大概还有10分钟的路程,路过的时候还有劫后余生的游客劝我们快走。”

还有网友说:“回去的路上看到那个疑似被雷灼伤的小男孩了,后来工作人员来了,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傍晚,记者联系黄山风景区,工作人员称,昨天下午4点左右,景区内确实发生了雷击事件,有13个人受了伤,全都送去医院救治。

“有个小男孩伤得比较重,保安背着送下山的,具体情况不是特别了解。由于天气恶劣,天都峰莲花峰和飞来石暂时处于封闭状态。明天是否开放也不一定,目前还没有接到开放的通知。”

昨天中午12点01分,黄山旅游气象台发布强对流黄色预警:目前景区附近有较强回波生成发展,预计未来3小时内可能有雷电和短时强降水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游客叶先生告诉记者,昨天上午9点,他和朋友到新道口排队时,就看到有工作人员拿着喇叭大喊,现在的天气比较差,后面排队的人不一定能爬上去了。下午他们爬到半山腰,工作人员说为了人身安全,让他们赶紧下山。

“一开始大家还在僵持,毕竟爬了一半了,都不愿意下山。但是听到了轰隆隆的雷声,还是决定赶紧下去。我那会儿还没看到有伤者,只是觉得比起爬山,命更重要。”

来自上海的目击者尹女士(化名)说,昨天下午4点左右,她在去飞来石路上的亭子内看到了两名伤者。其中一个就是那个伤得比较重的小男孩,他意识清醒但是表情很痛苦,后来由保安背着坐索道下山。还有一个女士被雷劈下来的碎石击中后脑,出了点血,她丈夫搀扶着她,意识还算清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18时30分,黄山旅游气象台再次发布强对流黄色预警:目前景区西北部有强回波向东南方向移动,预计未来6小时内可能有雷电和短时强降水发生。

据了解,黄山天都峰自2018年12月封闭轮休至今。5月19日,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公告显示,经综合检测评估,定于2024年5月20日结束天都峰封闭轮休期,恢复对外开放。

景区工作人员说,天都峰虽然暂时封闭了,但是老道口仍然是开放的。近期来看,如果天都峰不开放,游客还是可以从老道口直接上到迎客松的位置。未来要根据天气情况,再判断天都峰等景点能否开放。

夏季雷雨天气频发

在恶劣天气下爬山、露营

极易使自己陷入险境

5月18日

3名大学生夜爬未开放的箭扣野长城后

露营夜宿

19日清晨,3人被雷电击中

相关话题迅速登上热搜

雷击如何发生?哪里多发?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发生在积雨云中,当云中的电荷分布不均,电场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便会产生放电现象。

闪电可分为云闪(主要指发生在云内、云间或云与空气之间的闪电)和地闪(指打到地面上的闪电),总体上云闪与地闪的比例约为3: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 图源:《气象知识》

雷电主要集中在每年4月至9月,其中6月至8月为高发期。从空间来看,我国东部湿润地区每年每平方公里平均发生6.7次闪电,西部寒旱地区约为1.9次。中国陆地区域闪电高发区主要分布在北回归线附近和以南的地区,包括广东和广西南部、海南岛中北部,最密集的地区每年每平方公里大约发生31.4次闪电。

雷击的威力有多大?

雷击的主要表现形式为闪电。直接雷击时,高达几万到十几万安培的电流直袭人体,电流通过的瞬间就可导致身体组织损伤或致人死亡。雷击伤幸存者常遗留有身体虚弱、头晕和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在临床上,雷击伤可分电击伤、电热灼伤和闪电烧伤3种。

  • 电击伤:电流通过人体,可导致机体组织、器官的损伤和功能障碍。

  • 电热灼伤: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电阻不同,因而受到的烧灼伤严重程度也不同。

  • 闪电烧伤:人体被闪电击中后,皮肤血管收缩,皮肤烧伤呈网状图案。

发生雷击伤后,在确保环境安全的情况下,施救者要对雷击伤者进行伤情判定。一旦发现雷击导致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就地进行心肺复苏,直到患者呼吸、心跳恢复或专业救护人员到场,送医院进一步展开救治。

如何预防雷击?

雷电防范

“双30原则”

雷雨天气,不要去高处,尽量不要在户外及金属物体附近。关于雷电防护,中国气象局原公共气象服务首席朱定真表示,这两个30要谨记。

 一声雷响,男孩被灼伤,13人送医!知名景区通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一声雷响,男孩被灼伤,13人送医!知名景区通报→

第一个“30”是指30秒,从看到闪电到听到雷声的时间如果少于30秒,说明雷电在10公里以内,此时即便头顶没有打雷下雨,也建议尽快寻找避雷场所。

第二个“30”是指30分钟,建议最后一次听到雷声,30分钟之后再出门。

避免雷击伤,预防是第一位的。大家要谨记以下几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深圳气象局(台)

当雷来临时,如果刚好在空旷野地、林子里,要采取合理的避雷动作↓

要以防雷姿势蹲下,同时用睡垫、背包等绝缘装备垫在屁股下,双手绕膝,以此来阻挡地面的电流。

如果两手空空,首先要蹲下去,踮起脚尖使得两只脚尽量少面积着地,同时脚跟和脚跟要并在一起,形成一个回路,让电通过脚尖,从左脚到右脚这样流走,就不会经过心脏和大脑。此外,要低下头捂紧耳朵,保护听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季雷电高发

操场、室外游泳池

堤坝、沙滩、海面等较开阔地带

山顶、山脊等地势较高区域

易遭遇雷击

请谨慎前往

避免雷击伤害

确保人身安全

来源:上观新闻、橙柿互动·都市快报、中国 黄山、央视新闻、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深圳市气象局、健康中国、中国应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