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八怪”乃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跃于扬州地区,技艺高超的几位书画大家,目前书画界较公认的人选是金农、郑燮、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后世称赞他们“掀天揭地之文,震惊雷雨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扬州八怪”里面,水平位居前3的就是金农、郑板桥、高凤翰,前面两位想必大家熟悉,精通金石、篆隶,高凤翰知其名号的人偏少,他是“扬州八怪”之中唯一的北方人,字西园,号南村、南阜,出生于书香门第,山东青岛人,身材魁梧,须髯飘洒,郑板桥称赞:“最是采莲诸女伴,髯高风郑笑呼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自幼被名儒李世锡教导,据说他9岁能填词作赋,被街坊邻里称为“神童”,少时练就一手绝妙书法,诗人张力友去往他的家中作客,对其书法大加赞赏,众所周知,清朝书风分为两类,一种沿袭帖学的秀逸流美,推崇“馆阁体”,另一种崇尚碑学,追求雄浑磅礴的金石之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凤翰早年熏陶于帖学,师法“赵体”、董其昌、“二王”等,用笔飘逸婉转、清和俊丽,极尽儒雅温迈之气,例如《南村游山新旧稿》《诗序稿》等作品,继承“赵字”的爽利妍媚,点画工稳细腻、烂漫多姿,犹如纷飞翩然的落花,十分唯美动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年时期,高凤翰观赏徐渭的作品,被他粗犷肆意的风姿吸引,着重强化筋骨气力,用笔日益雄健浑厚,风格产生转变,尤其是55岁之后,因疾病他的右手残疾,只能改用左右写字,对于惯用右手的人来说,左手写的字犹如儿童涂鸦,难以入眼,可高凤翰不气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长期训练,他用左手开辟全新天地,笔下篆隶苍劲质朴、生涩奇肆,写出了汉晋时期的古雅风韵,堪为清朝书法界“第一怪才”,例如欣赏他的《行书七言联》,笔划粗重游历、跳宕奇崛,例如“国”字,笔势颇为夸张,增强了视觉表现力,以拙生趣,让人看后震撼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愧于李既匋评价曰:“气息流走,奇趣横生。在明清两代数百年的历史过程中,以左笔书法擅胜场的,尚无人与他比并,这种艺术的成就,为后来各左书家所不及”,秦祖永《桐荫论画》也说:“离奇超妙,脱尽笔墨畦径,法备趣足,虽不规规于法,而实不离于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板桥十分佩服高凤翰,对他的字心服口服,评价曰:“用左手书画更奇”,还说:“西园左笔寿门书,海内交朋索向余。短笺长札都去尽,老夫膺作也无余”,据说当时高凤翰的书画颇为风靡,令郑板桥佩服又眼红,一度伪造他的字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您对高凤翰的书法有何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