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贵州白酒行业是在波动中向好,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行业要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

在5月27日举行的2024年贵州白酒企业发展圆桌会议上,洋河股份副总裁、贵州贵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太松表示,从去年业绩来看,贵州酱酒企业可谓是“几家欢喜多家忧”,库存高企客观存在,“酒企要做好长期过紧日子的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洋河股份副总裁、贵州贵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太松

据南都湾财社-酒水新消费指数课题组记者了解,陈太松的担忧存在依据。根据《2023贵州省白酒产业发展报告》显示,去年贵州全省规模以上亏损白酒企业达到93户、亏损额达到11.7亿,2023年贵州全省白酒利润下降10.4%,在全国的占比从43.9%下降到37.3%,这也意味着除了部分企业有增长外,很多贵州省内白酒企业的利润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调。

在利润回调的同时,行业客观存在的“鱼龙混杂”情况,也可能对贵州白酒带来负面影响。据南都湾财社记者了解,去年贵州包括茅台、习酒等在内的七大头部酒企,为贵州白酒行业贡献超98%的利润,中小企业规模实力显著提升,去年仁怀市白酒生产小微企业(作坊)从1770户减少至855户,从数字来看虽然减去过半,但企业数量仍不容“小觑”。

陈太松认为,鱼龙混杂的市场影响了行业整体发展,虽然仁怀对行业的整治取得了成效,但以次充好的现象并没根除,这仍会给酒业未来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针对贵州白酒未来发展,陈太松则是强调“坚持1+1+N原则”。据他解释,“1”即贵州要坚持打造好“世界酱香型白酒产业集聚区”,要讲述好贵州全域是酱酒核心产区的故事;另一个“1”即是酱香酒以茅台镇、仁怀市为带动,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贵州的山山水水练就了独特的酿造环境,离开贵州就酿不出好的酱香酒,这是贵州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优势;而“N”则是意味着在品质上,各个酒企之间要百花齐放,”大家都有自己的特色”。

陈太松同时指出,当前酱酒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还有待提升。他建议行业要“知行合一”、注重品质;实事求是不浮夸,杜绝过度营销和假冒伪劣;加强行业和企业之间的交流;要稳步前行,发展忌急躁,谨慎做大;政府要平衡好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省内和省外的关系;要持续改善行业生态。

“在行业携手并进的大背景下,贵州白酒稳步前行,一定会创造出一张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的靓丽名片。”陈太松说。

南都湾财社记者 贝贝 发自茅台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