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当前,上海正全力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并在工厂、校园、医院、机关、快递网点5大领域率先开展“无废细胞”评估,以培育无废文化,践行绿色低碳成为新时尚。

今年1月,静安区生态环境局牵头制定了《静安区“无废细胞”申报评比方案》,成功完成了首批23个“无废细胞”的评估认定,涵盖1个工厂、8个医院、9个学校、2个机关和3个快递网点。这些单位通过制度创新、技术革新和产品替代等方式,为“无废城市”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

今天,和静宝一起来看

“无废医院”创建单位

——江宁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看看有哪些突出亮点吧!

江宁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位于淮安路736号,是一所集全科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为一体的一级甲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心聚焦提升废物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水平,推动废物产生量小、资源化利用充分、无害化处置,致力于建立统筹协调、高效的废物治理体系。

一、智能医废追溯管理

中心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源于污水系统形成的污泥和日常医疗废物。

对于污泥,中心实施了雨污分流,并通过污水处理设施统一处理各类废水,使用监测系统实时上传数据至监管部门。污水经处理后达标后纳管排放,污泥经过脱水处理后,按照医疗废物标准进行收集处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医疗废物,中心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包括分类收集、转运和储存等各个环节。医疗废物由专职人员负责收集、打包、称重并记录,确保废物收集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中心还配备了先进的医废追溯管理系统,通过计算机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全程跟踪,提高了管理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废管理小程序为用户提供了移动化的信息查看和管理功能,而系统搭配的智能设备如手持终端和仓库智能终端,增强了自动化处理能力。这些措施共同构建了一个全方位、智能化的医废院内流转管理体系,有力保障了医疗废物的高效、规范管理,降低了院内二次感染的风险。

二、绿色能源光伏项目

光伏发电项目以其高效的能源利用、显著的环境效益、建筑保护与节能效果,以及对国家节能环保政策的积极响应,成为医院可持续发展的亮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心在屋顶和外立面铺设光伏,设计总容量为98.45千瓦,预计年发电量超过10万度,每年节约标煤约43.32 吨,减少燃煤所造成二氧化硫排放(SO2)3.25吨,氮氧化合物(NOx)1.62 吨,烟尘29.46 吨,二氧化碳(CO2)排放107.93 吨。

三、精细化能耗监控管理

中心建立了一个全面的能耗监测平台,该能耗监测平台可以通过先进的远程监测技术,对医院的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自动采集和分析能耗数据,使管理者详细了解水路、动力、照明等不同设备的能耗情况,并通过数据分析找出节能潜力,实现能源使用的最优化,为能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绿色无废工地实践

“无废医院”创建的理念不仅体现在日常的运营管理中,中心的二期扩建工程中也深入贯彻无废理念。工程遵循“简约、务实”原则,采取多项措施以实现节能、节材、节水、节电,从而达到“无废工地”的绿色施工标准。

首先,设置了四级沉淀池,有效收集和处理废水、雨水,用于车辆冲洗及场地降尘,实现了节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利用废旧材料焊接排水沟,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将废旧模板用于封堵各楼层预留孔洞和施工电梯安全防护,既保障了安全,又提高了材料利用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项目还利用脚手架制作了操作平台,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还减少了材料消耗。临时围墙采用太阳能院墙灯,既环保又节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噪音扬尘监测系统联动喷淋系统,自动洒水降尘,确保施工环境良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废弃混凝土与回收单位合作,将其分解为可再利用的材料,实现循环使用。二次结构蒸压加气块的碎块也被用于铺筑通道,减少了混凝土消耗。基坑工程的定型化防护被二次利用于楼层临边洞口处,既美观又安全,降低了资源投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望未来,中心将持续推进“无废医院”创建工作,通过成立“无废医院”创建领导小组为引领,进一步健全医疗可回收物资源管理体系,努力提升资源回收利用率,同时,积极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倡导绿色低碳风尚,为打造更加绿色、和谐的医疗环境贡献力量。

记者:陈 洁

图片:区生态环境局

编辑:陈月飏

转载请注明 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