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秦闻月

01

自从2023年上半年跟某臭名昭著的图片公司硬扛了两场官司,并删除了600多篇原创文章之后,我就很少写非商业类文章了。

但今天我们来聊一部前段时间热播的金融反腐剧——《城中之城》

尽管这部剧已经收官一个月了,剧情深度也差点意思,甚至还掺杂一些黏糊糊的爱情桥段,但总体来说还是有一定解读意义。

首先是戴行之死。

作为深茂银行行长的戴其业,与嘉祥控股集团的董事长曹嘉祥关系密切,后者是他一手扶持起来的,并成功扶持了对方港股上市。

但嘉祥控股的股票却遭到了国际资本的打压,股票一再下挫。为了挽救这家民族企业,戴行决定出手相助,通过信托公司放贷10亿给对方,助其恢复股价。

结局却是,戴行因不明原因车祸身亡了。

联想到去年某夏银行高管坠楼事件,是不是如出一辙?

■戴行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戴行剧照

嘉祥控股这家公司,一听就是房地产控股公司。

它的股价遭到国际资本做空,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过去两年那些先后遭到国际资本做空的上市房企。

包括现阶段的某科,也在遭受着各方势力的恶意做空,比如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再次下调了某科的评级,很大程度就是“恶意做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接下来,我们进入正剧。

男主赵辉是由实力派演员于和伟出演,在剧中他是戴行的学生+下属,级别仅次于戴行,是深茂银行副行长。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对于像银行这种肥差行业,关系和背景到底有多重要,普通人虽然努努力或也能勉强跻身其列,但若想更上一层楼,几乎“难于上青天”。

■赵辉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辉剧照

剧中,编剧为了强化某种特有的社会现象,特意创作三代人、三个角色:

程家元、苏见仁和苏父。

程家元:深茂银行职员,是苏见仁纨绔时代所生的孩子,为了掩人耳目跟随母姓;

苏见仁:深茂银行滨江支行副行长;苏父:深茂银行总行第一任副行长。

很多不知所以然的年轻人,在看过这部剧后,都为苏见仁这种敢爱敢恨的“情种”性格所折服,折服个屁呀?

换作任何人,在这样优越的生活环境里,大抵都能活成他那样。

■苏见仁和周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见仁和周琳

我们再来看看剧中最重要的一条主线。

深茂行副行赵辉、远舟信托老板谢致远、竣龙集团董事长吴显龙。

赵辉和谢致远是大学同学,赵辉和吴显龙是兄弟,后者是前者过命的兄弟。

吴显龙的竣龙集团是搞房地产开发的,和所有疯狂扩张的民营房企一样,从拿地开始,就是“十锅九盖”,手上的自有资金始终是不够的。

所以,吴显龙很想让身为银行副行长的兄弟赵辉帮自己一把,以解目前燃眉之急,但又深知自身条件不足,只好找信托公司老板谢致远来统筹运作。

为了赚取银行、信托和地产商之间的巨额通道费,远舟信托老板谢致远使出了美人计,找了长相颇似赵辉去世前妻的周琳做“诱饵”。

赵辉一开始明显是拒绝的。但他也有软肋,就是他的女儿。

赵辉的女儿患有眼疾,需要高达200万美元治疗费,这让身为银行高管的赵辉一度陷入绝境,甚至计划卖房治病。

■剧中赵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剧中赵辉

在现实面前,赵辉最终还是“屈服”了。

我们来看看是这个利益交换链条是如何实现的。

首先由赵辉好友的妻子在推特上发起为赵辉女儿募捐的推文,然后买通推特上某个明星的转发,以制造噱头达到混淆视听的目的。

接下来,“推特网友们”开始纷纷向该募捐账号捐款。只几天的功夫,便募集了超过了200万美元捐款,效率之高令人啧啧称奇。

在国内,一份由远舟信托递交的融资计划书则放在了赵辉的办公桌。赵辉犹豫了片刻,果断在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大名。

自己女儿海外的募捐资金是推特网友们自发捐款的,身为银行高管的赵辉形象,依旧光辉而正面。

一切看起来天衣无缝,明的暗的都查不到任何蛛丝马迹。

但实际上呢?

推特上那些捐款账户,实际上都是“马甲账户”。

竣龙集团董事长吴显龙儿子吴小飞通过某东南亚机构,将国内的钱洗出去变成美元,然后再充值到这些海量“马甲账户”向募捐账户捐款。

最终,神不知鬼不觉地实现了利益交换。

自然而然,中间商从中大赚了一笔。

■剧中吴小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剧中吴小飞

竣龙集团能够做得如此“天衣无缝”,就充分说明:

同样的路数,也在张辉、钱辉们身上用过;同样的路数,或许早已向海外转移了不少资产,这都是毫无疑问的。

03

回到《城中之城》:

你知道,远舟信托谢致远通过深茂银行募集资金,放贷给竣龙集团收取了多少个点服务费吗?

答:13个点。

换句话说,100块就是13块,1个亿就是1300万,10个亿就是1.3亿。

所以,如果10个亿的话,竣龙集团真正能拿手的资金仅8.7亿,如果再扣除其它环节的利润输送(如赵辉的200万美金等),实际能用的资金也不过8个亿而已。

如果竣龙集团吴显龙再通过机构向海外再转移一部分资金的话,则剩下来资金可能更少了。

这笔剩余资金再被拆借到项目上偿还其它银行或金融机构的利息,那真正用于项目开发建设的资金,你觉得还能剩下多少?

■剧中吴显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剧中吴显龙

这和剧初嘉祥控股信托资金操作手法,如出一辙。

剧中,银行行长戴其业为挽救民营企业嘉祥实业,借助远舟信托公司通道,绕开监管的穿透,将深茂银行的理财资金通过表外形式层层嵌套发放给嘉祥实业救市。

他有一句话很经典:

既然不能走表内,那就走表外,借信托的手。

结局十个亿,灰飞烟灭。一地鸡毛。

■剧中戴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剧中戴行

最后回过头来,嘉祥控股也罢,竣龙集团也罢,为什么都很难从银行表内拿到贷款?

答案更简单,民企+地产融资大收缩。

比如像竣龙集团,就是一家200强开外的民营小房企,一般正规银行根本就不可能和它合作的。因为表内有风险,只能通过表外信托融资的方式筹集资金。

当然资金成本就很高很高了,但是饮鸩止渴也得干,不然就只剩下死路一条。

所以,你也应该能理解,为什么那些年、那些民企不惜运用各种手段甚至通过买榜的形式,也要奋不顾身跻身地产百强行列了吧?

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无非就是能够得到正规银行的更多授信,贷款利息能够更低一些。谁也未曾想到最终结局,会演变成为今天这般“一地鸡毛”。

■《城中之城》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中之城》剧照

04

网上有个段子:

国家F债,地方F债,国企F债,民众也F债,恒大碧桂园万科F债,盖房子在F债,卖房子也在F债,创业者在F债,打工者在F债,去掉老人儿童,几乎所有人都在F债……

那么,钱到底都去哪了?

《城中之城》其实给出了部分答案,比如民营房企的F债、创业者的F债。

比如剧中有一个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博士创业团队,办公室租在带脚手架的毛坯写字楼里,团队已经好几个月没发工资了,垃圾桶里到处都是吃剩的泡面盒,创业项目也岌岌可危,可以说基本上game over了。

因为,正规银行已不大可能给他们放款了。

但是由白宇帆主演的陶无忌因为主角光芒等原因,最终还是放了一笔贷款给到这个创业团队,帮他们暂时度过了难关。

在这过程中你会见识到,银行异常残酷无情的一面。

比如当他们发现博士创业团队再次面临危机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如何尽快要回自己的贷款,还有没有抵押物?

最终,这个创业团队成功了。

他们又开会大讲特讲,当初如何眼光超前,如何慧眼识珠等等,这简直就有些讽刺了,好吗?

■《城中之城》陶无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中之城》陶无忌

总体来说,这部剧距离现象级好剧,还有很大的差距。

比如当下老百姓的F债情况,它基本没有涉及(人均F债13.34万元,数据相当惊人)。

所以,最近一期的《张朝阳的物理课》节目中,张朝阳向年轻人给出建议:

管好自己的现金流,不要有F债,不要亏损,有多少钱花多少钱。人生才刚刚开始,一旦F上债这辈子就没法往下走了。

时至今日,我们不得不承认:

这个社会正在以一种我们无法预料的方式在“切换”,我们也许一时无法接受,但必须要学会适应。

所以,年轻人请一定保持一颗强大的内心,努力地去生活,哪怕是厚着脸皮去生活。

记住,这个世界或早或晚,都会有你一席之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