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教育,老师们也感觉真的是病了,而且病得很严重。因为孩子们的负担真的是太重了,就算老师们不布置作业,他们的负担也不会减轻,因为光每天在校的上课时间已经够他们受的了。那教育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其实就是因为当今的校园存在八大悖论,说一套做一套。

第一:学校领导天天喊着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可各种统考、测试一个不少。

我们的教育也很重视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文件出台了一个又一个,各种规定也很细致,连考试次数都有严格的规定。对于学校来讲,一直很严肃的强调,自己一直在遵循文件办学,一直在努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但是我们的各种统考、测试一个都不少,只是换了个名字而已。期中考试不叫期中考试,改名为阶段性测评,统考不叫统考,改为调研测试,反正就是换了名而已,其他什么都没变。

我们的孩子考试科目没减少,考试内容没减少,考试难度没降低,所以他们的负担怎么减轻呢?况且上级要求减负不减质,减负并不是不要质量,所以质量怎么提高呢?全靠老师自己想吧,反正不管怎样责任都是老师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学校天天喊着给老师们减负,可各种形式主义的活动越来越多。

学校也总在不停的承诺,要给我们的老师减负,但是各种形式主义的活动却一点也不少。

看看班主任的工作都有多少:各种卫生检查评比、班级文化评比、路对出操评比、安全教育等等,除了这个,学校每周还会有各种教研活动、教案作业检查、听课安排,以及每学期都会有的科技节、读书节、朗诵比赛、古诗词背诵等等。这些都是日常的与教学有关的工作,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与教学无关的工作。其实大家的工作量一点也没减少,反而是越来越多了!怎么可能减负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天天喊着要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们,可大课间动不动就不上,还不让孩子们出教室。

虽然学校也安排有阳光大课间,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我们的大课间经常会不上。比如体育老师请假、学校有临时会议、下雨下雪、天气太热、雾霾等等,都可能不上。只要不上大课间,学校是不允许孩子们下课的,必须在教室,而且必须有老师们看管。

只要让老师们看管,肯定是上课或者写作业了。特别是冬天,如果遇到下雪天,可能半个月都不上大课间,学生也不能出去玩。连老师们都很疑惑,让孩子们出去玩一玩怎么了?下雪天不更好玩吗?但学校就是不允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天天喊着要保证学生休息睡眠,可早读、午托安排得满满的。

学生睡眠问题也是学校关心的头等大事,但学校的种种作为真没体现出有多么的关心孩子。

早读,是国家不允许的,但现在的学校几乎都安排了。小学基本都有,要求学生7点半到校,读书到7点50 ,8点开始上课。中午也是,2点半上课,但要求学生2点到校,上20分钟的课前辅导。

除了早读、午托,学校还有延时服务,等于是孩子们一整天除了吃饭、下课都在教室写作业,如此强度怎么保证孩子们的睡眠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五:天天强调不允许给学生排名,但却光明正大的给老师排名,并且和职称荣誉挂钩。

领导每次开会都会反复强调,不允许公布学生成绩,不允许给孩子们排名,但奇怪的是,学校却光明正大的用学生成绩给老师排名,而且公布老师的排名成绩。

仅仅公布老师的排名也就罢了,很多学校还把老师的教学成绩与老师的职称、荣誉、奖金、绩效等挂钩,反正就是变着法逼着你提高成绩。不准你体罚学生、多布置作业还必须提高成绩,美其名曰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这不是明摆着给老师们施压吗?

第六:天天强调不允许幼儿园小学化,但幼升小还要考试,成绩太差还不要。

我们的幼儿园是不允许教知识的,像拼音、加减法都是不允许的。但奇怪的是,各个小学录取新生,却都要考试,而且考试的内容就是基本的拼音和加减法,很多名校对于成绩差的孩子还不要。

为了上名校,很多孩子不得不从幼儿园就开始上辅导班了,主要学习拼音,因为不学的话担心上不到心仪的学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七:天天强调要全面评价学生,但中考高考唯一的录取标准就是分数。

我们也要求老师全面评价学生,不能只看分数,但奇怪的是,中高考录取只看分数,其他什么都不看。

我们的学校也开设有体音美课,但因为不考试,几乎都不重视,很多乡下学校甚至都不上这些课。原因就是这些课与升学无关,时间长了,我们的学校就形成不考不学的局面,只要这门课不考试就没人重视,学生也不学。照此下去,学生怎么可能全面发展呢?

我们的教育最大的问题是说一套做一套,行动和口号不一致。没有任何人承认我们的教育是应试教育,都认为是素质教育,但追求的还是分数,以分数为唯一录取标准。这种分裂的教育观,让校长们很痛苦,师生更痛苦,因为谁都看不到什么希望。所以看看这些年,教育进行了那么多改革,但教育的面貌一直没变,还是老样子,素质教育好像永远也不会到来!

大家对此怎么看?也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