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作者收集整理和辛勤创作的内容,文中涉及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书籍、图片、人物等,如果有侵权嫌疑,请联系作者删除

大家在读春秋战国时期的史书时,是不是被其中的公子、公孙一词搞得晕头转向?

例如公子重耳,公子纠,公子小白等,这些比较好理解,毕竟是国君的儿子,国君称公,那他的儿子即称公子,无可厚非,但很多不是国君的儿子,也被称为公子,这是为什么呢?

话说周朝建立之后,为了巩固统治,在周武王、周公的时代分封天下。

所以从根本上来讲,中国古代只有周朝是封建制,也就是将天下切成各个小国分封给亲族或有功的大臣,这就是诸侯。

周天子身居天下的中心,诸侯拱卫京畿,承认周天子为天下共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诸侯中,至少有80%是周天子同姓宗亲,也就是姬姓同族中人,比如晋国、燕国、鲁国、郑国等,少一半是对国家有贡献的,建功立业的大臣,比如齐国、秦国;还有一部分是商纣投降的贵族,比如宋国等。

当时,周武王虽然在名义上推翻了殷商,但很多地方,以西周的实力并没有做到能真正控制,加上武王的身体每况愈下,很快就去世。为了防止殷商的残余势力反扑,周朝才将天下分封。

能力越强的,与天子越亲的,反而越远。以当时的周公、召公举例,周公封到了鲁国,而召公封到了燕国,能打能拼的镇守边疆。

同样殷商投降的贵族和遗民而形成的宋国,周围就全是姬姓的周天子同姓族亲,是震慑也是控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朝分封诸侯的爵位等级共5等:公、侯、伯、子、男,不同等级爵位分封的户邑不同,封地也分繁华富庶或偏僻贫瘠。

等级的高低并不完全代表周天子看重的程度。比如殷商遗民的宋国国君,就是公爵,在诸侯中爵位最高,却提防心最重。

诸侯中的鄙视链:中原国家非常看不起楚国,说他是蛮夷,楚国国君本身也只是子爵,在诸侯中基本是最低的。

秦国是马夫出身,在西周时也基本没什么存在感,是中原国家中地位最低的,仅次于楚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在周幽王时期,秦襄公因为平定镐京之乱有功,再加上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伯爵,踏入了高级贵族的行列,有了与诸侯平起平坐的资格。

公子泛指各个诸侯的“儿子”,比如齐桓公在当上齐国国君之前一直被称为公子小白,他的哥哥叫公子纠,后来公子小白通过装死骗过了公子纠,抄近路回到齐国继位成为了齐国国君,并由管仲辅佐,励精图治,使齐国一跃成为了国力最强盛的诸侯,远超郑国的鼎盛时期,开创了九合诸侯的霸业,跻身春秋五霸之一。

诸侯之子称公子,诸侯之孙称公孙,所以在读古籍的时候,公孙千万不要当成姓氏来理解,比如公孙子都,此人长相俊美但因为嫉妒心太强而遭杀身之祸,就是郑桓公之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从这方面来看,战国四大公子: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齐国孟尝君,楚国春申君,只有信陵君和平原君是真正的公子,后来他们的兄长继位成为国君,而他们也自然晋升成为了公弟,而孟尝君是齐威王之孙,春申君只是士大夫而已。

在历史的发展中,公孙慢慢也成为了姓氏。

题外话:明朝的时候,为了消除蛮夷,朱元璋其中一个命令就是所有的公孙、长孙、孟孙、季孙等姓氏一律改为孙,所以这些复姓就都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