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淮北市杜集区聚焦民心所向,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思路、新举措、新路径,着力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城乡基层治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抓好村规民约修订,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坚持合法性、广泛性、民主性、可操作性、针对性为原则,指导全区53个村(社区)完成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修订工作,让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成为社会秩序维护“第一道防线”。双楼村村规民约获评“全省优秀村规民约”。

抓好网格阵地融合,推进基层综合治理。科学优化网格,坚持实战实用、因地制宜统一划分网格,统一网格名称和编号,实现“多网合一”。选优配强专兼职网格员,建立“一格一群一户一员”网格微信群。全区现有网格609个、网格员675名,实现全覆盖。

抓好村务公开工作 ,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水平。推进村务公开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制定《杜集区村务公开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杜集区村务公开指导目录》。指导试点村落实“四步公开法”,以点带面推进村务公开标准化建设在全区推广,切实做到 “六规范一满意”,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抓好基层减负工作,促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联合区发改委等六部门出台《关于规范村级组织挂牌和出具证明事项的实施方案》,印刷《杜集区基层减负工作指导手册》600册。开展杜集区基层减负工作指导交流座谈会,加强业务指导和督查,将各项基层减负措施落到实处。梳理村级组织依法履行职责事项清单36项、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清单78项,不应由村(社区)承担工作事项指导清单9项,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及办事指南清单61项。规范村级办公场所内外部标牌,摘除各类不规范挂牌200余个。

抓好移风易俗工作,让文明新风深入人心。组织引导村(社区)民委员会依法产生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充分发挥其协调发力、融合互促的乘数效应,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新动能,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积极开展“深化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宣传活动,通过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引导广大群众摒弃陈规陋习和不文明习俗,树立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敬老人、勤俭持家、讲究卫生等文明新风,营造文明、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马怀彬、朱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