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班能不能交社保呢?应该如何去交社保呢?不上班当然也可以交社保,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且我们作为不上班的人群来讲,在缴纳社保的选择中有两种不同的选择。一种是可以按照灵活就业的方式来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另外一种是可以直接去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和居民养老保险当中,只能够选择其中之一来参保。

因为这两种养老保险,相互冲突是不能够累积合并的,同时也不能够享受到双份养老金的待遇,所以说对于个人来说选择其中之一参保就可以了,如果两种养老保险都参保,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的。我们在参保的过程中,那么究竟该如何选择,取决于自己曾经有没有过上班的经历。如果你曾经有着上班的经历,那么也就是说你有相应职工养老保险的参保缴费年限,这种情况下,就应该继续选择参加我们的灵活就业的职工养老保险,以此来延续相应的缴费年限。

如果说你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那么很显然就不能够延续自己的缴费年限,所以说对于自身来说是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但是哪些人,适合参加我们的居民养老保险呢?一般是针对于年龄在45周岁以上,经济条件也不太理想的人群,选择参加居民养老保险,更加的合适。因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特点是缴费水平比较低,每年最低标准仅仅只需要200块钱就足够了,这对于绝大多数人群来讲,完全都是可以承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还有一个特征,它允许在60岁之前一次性补交完成所需要年限的费用。就可以直接去办理退休了,不需要延迟退休,但如果说你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可能要面临延迟退休的问题,因为你45岁以上参保,最终到退休年龄60岁,不能够满足15年的最低缴费,所以说就要面临延迟退休的问题。

但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居民养老金和职工养老金二者之间的差距是非常大的。全国人均居民养老金的水平,大概也就是180块钱左右,但是人均职工养老金的水平高达3500元。很显然职工养老金要比起居民养老金的优势好很多,所以说我们即便不上班也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如果说经济能力,完全可以承受灵活就业的交费,每年大概1万块钱左右,我们就果断的去选择职工养老保险的参保就可以了。

但如果说你没有一个较高的经济能力,确实无力承担,每年1万多块钱的灵活就业的社保消费。也可以去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这也没有任何问题,每年200块钱非常低,当然你可以选择一个更高的消费,比如说每年按照两三千块钱或者说三四千块钱来交费。也都可以,这样的话也能够提高自己居民养老金的水平。

感谢阅读,每天讲讲退休知识那点事儿,本人专注于社保和退休领域,有喜欢我文章的小伙伴,可以加我的关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