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伯已经70岁了,他患有高血压多年,虽然医生给他开了一些降压药,并且嘱咐他每天按时服用。但是李老伯的记忆力不太好,他经常忘记吃药,或者有时候因为外出活动,就干脆不吃药

他的家人曾多次提醒他,但李老伯总是不以为意,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还算不错,偶尔忘记吃药应该没什么大碍。这天,李老伯醒来时感到头晕目眩,血压急剧升高,甚至出现了恶心和呕吐的症状。他的家人发现后,立刻拨打了急救电话,将他送往了医院。

在医院里,医生对李老伯进行了紧急治疗,并且详细询问了他的用药情况。医生指出,李老伯的高血压之所以会突然恶化,主要是因为他没有按时服用降压药,导致血压控制不稳定。

这次的送医经历,彻底让李老伯害怕了,他怎样都没想到,忘记吃药的后果竟然如此严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为何中国高血压人数越来越多?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发病的原理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压力持续高于正常水平。

2019年,中国30-79岁成年人高血压患病人数约为2.567亿,数据可见,我国的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而且随着时间的发展,青年高血压问题也逐渐严重!

很多高血压患者不仅不关注个人的身体状况,甚至在确诊高血压后也不按照医生的叮嘱服药!要知道,降压药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神器”。如果在服用降压药时使用了错误的药物类型,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不当用药可能影响心脏传导系统功能,导致心跳速率异常。这种风险后果可能导致心悸、胸闷等不适症状,严重时可诱发心律失常。

另外,如果患者存在耳石症,在服用某些降压药后会引起前庭神经功能紊乱,出现眩晕的症状。患者可能出现短暂性视力模糊、眼前发黑、摔倒等情况。

况且不当用药还会导致头痛,因为错误的药物可能引起颅内血管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而引发头痛。患者可能经历搏动性疼痛、钝痛或持续性疼痛,这些症状可能随时间加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生活中,许多高血压患者经常会感觉疲惫,这是因为当血压降低,心脏需要更大的力量来维持血液循环,所以身体才会长期处于缺氧状态的疲劳中。患者会感到持续性的身体疲惫不堪,即使休息充足也无法缓解。

二、降压药致癌被实锤?真相来了

2018年。有研究指出,在与其他降压药进行对比后,发现使用普利类降压药超过5年,肺癌发生率高14%。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关于以下两种降压药的致癌传言是真的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喹那普利/氢氯噻嗪这两种药物曾于在2022年这两种药物曾因亚硝胺杂质的含量超过了FDA的标准被召回过3次。

但我们要知道虽然亚硝胺属于常见致癌物,但水果、乳制品中几乎都含有这种物质,并且含量并不大。而且药厂和监管机构都已经针对有问题的药品采取了必要的措施。

如果患者对此还有异议,应该与医疗专业人员联系,以获取关于如何处理召回和替代治疗方案的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厄贝沙坦这类通过帮助放松血管降低血压的药物。这类药物也曾在2018、2019年因NDEA物质含量超标而发生了两次召回,但后续有研究表明,这类超标物质的伤害主要是针对动物,对人体的伤害则十分微弱。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药剂科的副主任药师金锐曾给予过相关建议:患者应该遵循药品生产企业和药监局的指导,如果药品被召回,应该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获取替代药物的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3类人,请谨慎服用降压药

在现代生活中,高血压已经成为了许多人日常生活中的“头号杀手”。为了控制血压,许多人会选择服用降压药。不过,哪些人群需要在吃降压药时更加谨慎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1、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

在孕期和哺乳期间,女性体内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这可能会影响某些降压药的效果或增加其副作用的风险。此外,部分降压药可能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造成潜在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高血脂人群

这类人群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偏高。况且降压药中的某些成分如利尿剂可能具有轻度升脂作用,所以会加速血脂的严重情况

3、对某些降压药成分过敏者

如果患者对某种降压药成分过敏,则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出这些物质为外来入侵者,并产生过度的免疫应答,包括释放组胺和其他炎性介质,导致过敏症状的发生。

此类人群若摄入与其过敏的降压药成分相同的食品或药品,可能会出现荨麻疹、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资料:

[1]《全国高血压日:警惕!这五类人易患高血压》.人民网.2021.10.8

[2]《高血压是如何分级的?》.知乎-心内科许国磊.2021.2.7

[3]《高血压的血压值一般分为几个等级,如何降血压?》.知乎-心血管王医生.2020.9.17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