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真的会实现吗?现在的打工人自嘲是牛马,现实里过得非常辛苦,努力打工挣钱就是为了给家人一个避风港,然而现实却很残酷,一些网约车平台利用自身优势,不断压低运费,像一个行业水蛭,不断从打工人身上攫取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5号讯,北京“网约车抽成近50%”引发关注,一名乘客打车花了240多元,没想到订单被转包后,司机只得到了130多元,平台抽成高达44%,看司机也没赚多少,司机投诉到相关部门,没想到职能部门说,抽成是企业自己决定,他们不干预,明显违法的行为,怎么说的这么轻巧呢?

乘客张先生从首都师范大学附近打网约车到大兴国际机场,一共花费了243.5元,本以为是愉快的旅程,没想到全程司机不开空调,张先生十分郁闷,询问司机为何不开空调,司机说开空调赔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先生说自己付了240多块钱,这个价格不低了,但司机也有苦衷,他展示了自己的收入只有137块钱,将近50%的钱都被平台拿走了,张先生本想投诉司机,得知事情原委后,直接给相关部门打了投诉电话。

从订单可以看到,张先生的行程一共63公里,用时81分钟,包含停车费5元和过路费11元,乘客张先生明明支付了243元,而订单显示乘客支付总金额只有180元,司机劳动报酬是138元,这就奇怪了,少的那60多块钱去哪儿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国家规定,网约车抽成不能高于30%,但是平台又想要多抽钱,所以平台设置另外一个平台,然后转卖订单,订单在第一个平台被抽走25%后转卖到第二个平台,第二个平台再抽走25%,如此操作,就避开了法律法规。

张先生投诉到相关部门后,公职人员说,抽成多少是人家企业自己决定的,司机如果觉得企业抽成多,可以换一个平台干,总之他们不管,真是寒了打工人的心,如此吸血式抽成,让该行业的司机都成为平台的牛马,司机不管多努力,都会被平台拿走大部分利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乘客花了大价钱,没有享受到应有的服务,司机累死累活挣的钱只够生活,平台一劳永逸,通过层层转卖订单,拿走了大部分利润,这种行为却没有任何部门监管,实在让人无语,整个行业乌烟瘴气,最终将害人害己,针对此事你怎么看,下方留言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