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大!长按复制 836712157 打开支付宝搜索领取 .100%成功!

年仅30岁出头

平时身体也很健康

除了偶尔感觉有点头晕之外

并无其它不适

谁能想到

竟然会患上肾功能衰竭

近段时间

宁波市中医院肾病科

就接连收治了3位女性尿毒症患者

不得不接受漫长的透析治疗

头晕头痛竟是肾脏出了问题

今年31岁的小赵是一名热爱生活的女孩,工作之余喜欢运动减压。谁曾想,半年前开始,她不时感到头痛头晕,当时以为是压力过大所致,并未太在意。直到最近一次剧烈头痛,她才不得不去医院就诊。一测血压,居然高达226/140mmHg,血肌酐高达911μmoI/L,属于病情严重的恶性高血压,且肾功能受损严重已经进入了尿毒症期!

充分的病情解释和沟通后,小赵痛苦地接受了现实,选择腹膜透析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住在小赵隔壁病房的小徐,也有同样的遭遇。36岁的她这次也是因为头晕就诊,入院时血压达到了213/146mmHg,血肌酐也高达1006μmoI/L,经评估后也属于尿毒症期。

经过积极治疗,目前小徐的血压虽已降至正常,但肾功能已无法逆转,不得不接受透析治疗。

31岁的小陈也有类似经历,同样因为头晕住院治疗,测出血压值174/98mmHg。住院期间也被诊断出尿毒症,需要接受透析治疗。

病史查询发现,这3位患者都有一些基础的慢性肾脏疾病,再加上劳累、血压增高等诱因,又没有及时干预,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肾性高血压常常被忽视

三位年轻女子的遭遇

让医护人员深感惋惜

原本风华正茂的年纪

为何会遭受如此重创?

宁波市中医院副院长、肾病科学科带头人蔡旭东指出,肾脏常被称为“沉默的器官”,它具有十分强大的代偿功能,早期可以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只有当肾脏功能明显降低时,患者才会出现乏力、恶心呕吐、高血压、夜尿增多等症状。当血压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头晕头痛,很多人认为这是普通的症状,却不知道这可能是慢性肾脏病的先兆,年轻人常因防患意识淡薄,加之疾病隐匿而延误就医,因此这种肾性高血压常常容易被忽视。

据统计,90%的慢性肾衰竭都会出现高血压,由肾脏病引起的高血压称肾性高血压,许多肾性高血压常被误认为普通的高血压而忽略了肾脏病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近年来

年轻人患上尿毒症的事例

越来越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尿毒症越来越年轻化?

为何总是年轻人中招?

这5个行为

其实就是在给肾脏“埋雷”

长期熬夜

长期熬夜会使肾脏的排毒和代谢功能受到干扰,导致体内的代谢废物与毒素含量增加,并致使人体免疫力紊乱,加重肾脏负担。

经常憋尿

经常憋尿的人群,很容易导致尿路感染肾盂肾炎的发生,长此以往,肾脏反复感染,可能会发展为尿毒症。

吃太咸,吃太好

肾脏是排泄(也就是盐)的主要器官,饮食太咸会增加肾脏负担,再加上盐在体内会锁住水分,导致水分也不易排出,加重肾脏负担。

另外,一些年轻人经常夜宵吃火锅、烧烤等,长期高蛋白摄入也会增加肾脏负担,使肾脏长期处于过劳状态。

滥用药物

人体代谢药物的主要器官就是肾脏,过量用药会对肾脏产生压力,还可能因药物作用受损。

更重要的是,药物中存在一些肾毒性药物,此类药物对肾脏造成直接损伤极为严重。

不控制慢病

尿毒症的发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由很多慢性疾病没有及时干预控制演变而来,如高血压、高尿酸、高血糖等,没有尽早干预都可能演变成尿毒症。

肾从好到坏只有4个阶段 尿毒症最严重 5点看你是否有肾病

肾脏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器官之一,主要负责清除体内的废物与毒素,调节水分和电解质平衡,以及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然而,肾脏疾病往往容易被忽视,直到病情发展到尿毒症阶段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其实,肾脏从健康到尿毒症阶段并非一蹴而就,通常需要经历4个阶段,肾从好到坏的过程是什么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1阶段:肾功能不全代偿期

在这个阶段,肾脏其实已经出现了功能受损的迹象,但患者可能并没有明显的症状。此阶段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一般在90-120毫升/分钟之间,尿素氮和肌酐等指标也可能略有升高。

第2阶段: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

当肾脏功能进一步下降,无法代偿时,就会出现这个阶段的症状。此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贫血、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等肾功能不全的表现。此阶段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一般在60-89毫升/分钟之间。

第3阶段:肾衰竭期

当肾脏功能进一步恶化,进入肾衰竭期时,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高血压、心力衰竭等表现。此阶段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一般在19-59毫升/分钟之间。

第4阶段:尿毒症期

这是肾脏疾病的后一个阶段,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通常已经低于15毫升/分钟。在这个阶段,患者可能出现肾功能衰竭的症状,还可能出现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多方面的症状。

那么,我们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肾脏疾病呢?以下5个症状可能提示需要注意肾脏健康:

1、尿液异常

正常情况下,尿液应该呈淡黄色,无异味且无沉淀物。如果发现尿液颜色深黄或者浑浊,可能代表肾脏出现问题。此外,频繁小便或者夜间多次起夜排尿也可能是肾脏功能异常的表现。

2、水肿

肾脏在排除体内多余水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当肾功能受损时,体内的水分无法得到有效排除,就会导致水肿。特别是手脚浮肿、眼睑浮肿等部位的水肿,可能是肾病的信号。

3、血压异常

肾脏与血压调节密切相关。如果平时血压一直较高,并且无法通过正常的生活习惯改善,那么有可能是因为肾脏损害引起的高血压。及时对高血压进行治疗和调控,有助于减轻肾脏的负担,防止进一步损伤。

4、疲乏

肾脏是维持身体健康和能量代谢的重要器官之一。当肾脏受损时,身体无法有效排除废物与毒素,会导致疲劳、乏力等症状。

5、腰部疼痛

腰痛可能是肾脏疾病的症状之一,特别是当疼痛较为剧烈或者持续时。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5个症状只能作为肾脏疾病可能会出现的表现,并不能直接、准确的判定是否患有肾脏疾病。如果出现了任一症状或者怀疑自己有肾脏问题,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由专业医生进行明确诊断,针对性治疗。同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保护肾脏健康,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等,以降低肾脏疾病的风险。

肾脏发出这4个预警信号

要警惕了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

应尽早就医诊治

1.浮肿尤其是晨起眼睑的浮肿的患者,要及时去检查有无肾脏病。

2.面色改变有贫血貌(明显面色苍白)、面色泛黄的患者,要注意观察肾脏问题。

3.尿异常即排尿方面的异常,如患者夜尿增多,尿中多泡沫,也要注意有无肾脏病。

4.腰酸、腰痛部分肾脏病患者可以出现腰酸腰痛。

专家表示

肾脏疾病的早预防、早发现、

早诊断、早治疗很重要

大家要注意防范,定期体检

同时做好下面5点

1. 积极控制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的各种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尿路结石等。

2. 不可滥用药物,服药前要咨询医生,不得已使用肾毒性药物,也要密切关注肾功能。

3. 坚持运动,增强体质。避免因免疫力下降引起感染,导致肾小球肾炎等疾病。

4. 健康饮食,营养均衡。戒烟限酒,少吃高糖、高盐、高脂食物,另外,高嘌呤食物也要少吃,此类食物易引发尿酸水平升高,而过量的尿酸一旦沉积在肾脏,就容易引起肾脏损害。

5. 多喝水,少熬夜,少憋尿

为什么得尿毒症的人越来越多?不是因为烟酒,这 3 个习惯你可能也有……

尿毒症,虽然没有癌症那么可怕,但也足以让人胆战心惊。

根据最新的流行病调查,我国成年人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已达10.8%,其中,慢性肾衰患者总数估计在 100 万例左右,慢性肾衰的终末期就是“尿毒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近年来,发病呈年轻化趋势,10岁到30岁尿毒症患者占到了尿毒症患者总量的40%。

大多数患者都是意识不到自己生病了,往往一旦发现病情,肾脏功能就损伤很严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那到底什么是尿毒症?又该如何预防?一旦得了尿毒症怎么办?

什么是尿毒症?

尿毒症,简单来说,就是肾脏功能衰竭,无法将人体内的代谢产物、废物、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等身体废弃物排出体外,导致人“中毒”的一系列综合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慢性病肾脏病是如何发展成尿毒症的呢?

慢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糖尿病肾病迁延不愈,或者不积极的去控制,可能会发展为慢性肾脏病,随着慢性肾脏病进一步发展,肾单位严重受损并缓慢地出现肾功能不可逆性减退,最终少部分患者会出现慢性肾脏功能衰竭,最终结局就是“尿毒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尿毒症是如何引起的?

各种疾病的相互影响

研究表明,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现代人高发疾病与慢性肾脏病的发病密切相关,而尿毒症就是慢性肾脏病的终末期。

尿路感

尿路感染和尿路结石都会引起肾功能受损,导致肾功能不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遗传

具有多囊肾及慢性肾脏病家族病史的人更易患慢性肾脏病,此外,幼时得过肾炎者,如迁延不愈转为慢性肾炎者,就会成为慢性肾脏病的高危人群。

过度使用抗生素

如磺胺类、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对肾脏具有毒性,不可长期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尿毒症患者越来越多?

据统计,我国尿毒症患者从 2011 年的 27.60 万人增长到 2016 年的50.10 万人,年复合增长达12.66%,其中,2016 年同比增长17.27%。

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喜欢憋尿

经常憋尿的人群,很容易导致尿路感染和肾盂肾炎的发生,长此以往,肾脏反复感染,可能会发展为尿毒症。

吃的太咸

肾脏是排泄钠(也就是盐)的主要器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饮食太咸会增加肾脏负担,此外,盐在体内会锁住水分,导致水分也不易排出,加重肾脏负担。

吃得太好

长期的高蛋白摄入也增加肾脏负担, 使肾脏长期处于过劳状态。

尿毒症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尿毒症一旦发生,“毒性”是全身的。

心血管系统——

尿毒症的发生,可能会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甚至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发生。

消化系统——

毒素随血液运往消化道,会刺激胃肠粘膜,引起腹痛腹胀甚至便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内分泌系统——

尿毒症患者会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导致疲乏无力,此外,还会导致女性月经不调甚至闭经等现象。

呼吸系统——

尿毒症时尿液和毒素无法排出会导致酸中毒,体内液体过多可导致肺水肿,身体免疫力低下,可能会并发肺炎。

神经系统——

尿毒症时会出现反应迟钝、嗜睡、意识障碍,若并发尿毒性脑病,还会出现兴奋、抽搐、癫痫等症状。

如何治疗?

得了尿毒症主要依靠以下两种方法治疗:

血液透析

俗称洗肾,就是利用过滤的方法,将患者血液中的代谢废弃物、有害毒物、过多的盐分和水分排出去,再将净化后的血液输回体内。

血液透析需要借用血透机,患者需要每周到医院2-3次,每次大约持续4个小时。

如果可以长期坚持合理的透析,不少患者能存活10~20年以上。

肾移植

肾移植是尿毒症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肾移植技术也是我国最成熟的器官移植技术。

它是将健康来源的肾脏移植入尿毒症患者体内,以行使正常肾脏的功能,但供体短缺是肾移植治疗尿毒症的最大障碍。

如何预防尿毒症?

保护肾脏,离不开这几点:

积极控制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的各种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尿路结石等。

不可滥用药物,服药前要咨询医生,不得已使用肾毒性药物,也要密切关注肾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增强体质,坚持运动,避免因免疫力下降引起感染,导致肾小球肾炎等疾病。

健康饮食、营养均衡、每天盐摄入量最好低于6克,不熬夜不憋尿。

多喝水,帮助体内代谢物质的排出。

人均透析费用每年7到9万元

据介绍,慢性肾脏病(CKD)以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知晓率而被称作是“沉默的杀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CKD患病率为10.8%,人数达1.323亿,居全球第一位。

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的血液透析患者数量为84万余人,加上腹膜透析的15万余人,透析患者总量突破100万例,呈“井喷式”增长。

透析不仅严重影响患者本人的生活,医疗费用也很高昂,每年医疗支出高达400多亿元!每个人每年透析平均花费7万元到9万元。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蔡旭东说,CKD患者早期1元健康管理投入能够减少晚期3.6元治疗支出,所以CKD的早期管理和干预,可以有效避免其发展为终末期肾病,并降低经济负担。

肾脏不会“喊疼”做好5点呵护它

专家表示,肾脏疾病的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很重要,大家要注意防范,定期体检,同时做好下面5点:

1. 积极控制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的各种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尿路结石等。

2. 不可滥用药物,服药前要咨询医生,不得已使用肾毒性药物,也要密切关注肾功能。

3. 坚持运动,增强体质。避免因免疫力下降引起感染,导致肾小球肾炎等疾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 健康饮食,营养均衡。戒烟限酒,少吃高糖、高盐、高脂食物,另外,高嘌呤食物也要少吃,此类食物易引发尿酸水平升高,而过量的尿酸一旦沉积在肾脏,就容易引起肾脏损害。

5. 多喝水,少熬夜,少憋尿

转发提醒!

天津族”整理自FM93交通之声、宁波晚报、广东疾控、科普中国、健康杭州、健康汕尾城区、健康广东、网络,侵权请告知删除。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