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毛主席的次子毛岸青病情恶化,对此国家十分重视,对其投入了大量的医疗资源对其进行救护。即便如此,毛岸青的身体状况却仍旧在进一步恶化,并最终在同年三月去世。在毛岸青的追悼会上出现了很多自发到场的人民群众,其中有一个人,身份特殊,他的样子也和毛岸青有些相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这个神秘人是谁呢?而毛岸青到底作出了什么贡献,以至于前去送行的人竟有那么多呢?

因病去世,数千群众前来送行

这个“神秘人”就是毛岸青的堂弟毛岸平。

2007年,毛岸青重病缠身,身体状况急转直下。期间,国家对毛岸青的身体情况十分重视,并按副总理的待遇来对其进行医治和保护。

不仅如此,妻子少华一直陪在毛岸青的身边,在偶然交谈间,邵华得知毛岸青很想念他远在外地的堂弟,希望能够再见他一面。

同年三月,毛岸青心脏病复发,经抢救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就这样,他临终前的最后一个愿望也没能实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考虑到毛岸青对我国的翻译工作做出巨大贡献,中央决定在八宝山举行追悼会。

4月2日,毛岸青的追悼会如期举行,除了毛氏家族的人悉数到场之外,当时的国家领导人也全部到场,值得一提的是,在场的有一大部分是自行前来的人民群众。

在追悼会上,人们悲痛欲绝,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泪水。人群中,有一个衣着朴素的人在默默地流着泪,他的长相竟和毛岸青有些相像。这个人就是毛岸青的堂弟毛岸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毛岸青去世得很突然,所以就算毛岸平用了最快的速度从家乡赶往北京,可还是没能和毛岸青见上最后一面。看着毛岸青的遗像,过往的种种景象似乎逐渐在毛岸平眼前闪过……

毛岸青的性格十分内向,不爱社交,因此他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在幕后进行,因此贡献也就很少为人所知。

据他的妻子邵华表示,毛岸青为人十分低调,尽管有时他做了十分的工作,在他的口中也只会呈现出一分。

尽管身体状况一直都不怎么好,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毛岸青还是将全身心投入于文学翻译工作之中,他曾花费几年时间翻译出十多部关于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还参与了关于马列主义相关著作的编写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数年如一日的刻苦钻研,使得毛岸青对马列主义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不仅如此,他曾在国内许多报刊上发表过多篇文章来帮助人们进一步理解马列主义。

在工作上十分卖力的毛岸青,对家庭也十分上心。毛岸青十分看重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和联系,不时就会和家乡的亲人们见上一面。

毛岸青和毛岸平从小就有着深厚的感情,只要毛岸青回家乡,毛岸平都会陪在毛岸青的身边。

后来,毛岸青的身体越来越差,回家乡的次数也越来越少。

毛岸平依稀记得,两人最后一次相见的时候,毛岸青的身体已经很差了,他似乎连说话的力气都不怎么有了。即便如此,他还是看望了韶山的亲人,并往祖坟转了一圈。

于是,毛岸平在心里想到,是不是在那个时候,他就已经和家乡还有亲人们作了最后的告别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便是这样,毛岸平的心里还是有着无限的遗憾,因为毛岸青在过去遭受了太多的苦难,好不容易苦尽甘来,却这样匆匆离去,实在是让人心痛。

那么,毛岸青在过去究竟遭受了怎样的苦难呢?

苦难不断,毛岸青走出阴霾迎新生

一切苦难源于1930年。那时,国民党加大了对红军的围剿。也正是那个时候,敌人抓捕了正在进行革命工作的杨开慧,并将其杀害。

从那之后,毛岸青和哥哥就过上了四处漂泊的生活。那个时候,他们先是被寄养在地下党员董健吾家中,后来又因为这种原因导致他们不得不再次转移。

刚来到新的寄养家庭后,他们觉得一切还好,毕竟送去寄养前,董健吾每月都会向那户人家送去一笔抚养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国民党对共产党打击力度的进一步加强,董健吾不得不向着安全的地方转移,期间和毛岸青所在的寄养家庭几乎失去联系。

因为寄养家庭的条件并不是很好,加之失去了生活费的扶持,这让毛岸青和哥哥的日子逐渐不好过了起来。

后来,女主人动不动都会对他们冷眼相待,稍有不顺心时甚至会对他们拳打脚踢。

一日,毛岸青在家里帮忙干活,可因为没有把炉子生好,女主人一气之下用铁钎打中了毛岸青的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晚,毛岸青的哥哥毛岸英从外面干活回来,看到弟弟被打的七窍流血,心里很是心痛,就带着弟弟离开了家。

离开之后,两人的生活也并不好过,他们在上海的街头上四处流浪,脏活累活都干过。

一日,毛岸青从报童那里得知了自己的叔叔被敌人杀害的消息,悲痛之余,他在地上写下了“打倒帝国主义”几个大字。

而这一举动恰好被一旁的巡警看到,随之而来的便是一顿毒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毛岸英发现毛岸青的时候,他已经倒在地上不省人事,毛岸英在好心人的帮助下,给毛岸青吃下了一些药,这才将毛岸青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

但是,这样的殴打也给毛岸青的头部造成了难以治愈的后遗症,这给他的余生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1937年初,党组织终于找到了正在上海流浪的毛岸青和哥哥。

在党组织的安排下,毛岸青兄弟两人被送到了莫斯科学习。对此,毛岸青和哥哥都十分珍惜这样的幸福生活,他们努力学习,期间还和自己的父亲重新取得了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这样的幸福时光终究是短暂的。

1950年,毛岸青得知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消息。心痛之余,头部的后遗症再再次复发,不得已只能再次送进医院治疗。

而在哥哥牺牲后的毛岸青变得消沉,更加不愿意和其他人交流,这让毛岸青的亲朋好友都十分着急,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毛岸青即将遇见属于他的缘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出阴影,家庭幸福令人羡慕

这时,一个年轻的女孩儿邵华出现在了毛岸青的生命中。

她的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毛岸青,于是在朋友的撮合下,两人最终走到了一起。

毛岸青喜静,邵华就显得活泼许多,爱好也很多样。闲来无事时,邵华总会拉着毛岸青去拍照,期间两人虽然交流不多,但在两人的相互配合时却总能让人看出满满的爱意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婚后,邵华更是为他拍下了许多照片,更是两人温馨婚后生活的见证。

不仅如此,邵华总是会坚定地支持毛岸青,这也让他逐渐不再满足于现状,而是开始便访全国各地,搜集大量资料来为自己的父亲写传记,而在这一系列行动的背后,都有邵华的默默鼓励和帮助。

就是有了邵华的陪伴,毛岸青最终从悲痛中走了出来,并在他47岁时,和邵华有了一个孩子。得知消息后,毛主席十分高兴,并亲自为刚刚降生的小生命起名为——毛新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和毛主席相处的时间并不长,但是毛新宇却依旧崇拜毛主席,并且将毛泽东思想奉为真理,毛新宇一直致力于研究毛泽东思想,并且十分关注民生。

一开始毛新宇内心深处对毛泽东思想有着强烈的探索欲,但没有付诸实践。而在母亲邵华的开导下,他这才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之后,他才逐渐意识到研究毛泽东思想对于他来说有多么重要,不仅能够让他进一步提高思想,更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重任,进而担负起他应有的责任。

2010年,毛新宇更是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少将。作为领袖的后代,毛新宇和自己的父亲以及爷爷一样都十分的低调,不怎么会出现在公众面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作为政协委员的他每年都有提案。他非常关注百姓们的衣食住行。

在政协会议中,他提出我们要与腐败进行斗争,当地官员要以身作则,杜绝刘青山这样的贪官再次出现,这样才能保证党内的清正廉洁,并换来人民对党的信任。

可以说,在毛新宇的身上,出现很多革命先辈的影子,这是因为他继承并发扬了革命先辈的优良品德,有了像毛新宇这样革命者的后代,才能推动新中国能够继续变得越来越好。

结语

作为领袖的次子,人们以为毛岸青可以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相反,在他的一生中有太多苦难。与母亲别离,再到后来的哥哥去世……这些事情都给毛岸青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幸运的是,在身边人的鼓励下,毛岸青最终从阴影中走了出来,并取得一系列成就。

相比他的父亲和兄长,毛岸青的一生看似比较平凡,但他和他的家人们一样,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