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TuTouSuo™️

*小红书:秃头研究所新传考研

*2025经验帖专栏:首先恭喜2024届的赛博朋友们成功上岸,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我们曾一起“以理想入世,对抗荒谬世界”,如今一切都已尘埃落定。这一路,你们寻找到了为之努力的目标,创造了冬日奇迹与新的春日景象;感谢所有与我们并肩的朋友,也是因为你们的支持与鼓励才能让秃头所走到现在并继续坚持着做自己想做的事、去拥抱不同的可能性。理想与现实从不是相互对立的存在,它们彼此融合、又相互妥协、挣扎,也正是这样,才显得尤为珍贵。

*2024年,秃头所同样期待与新的朋友在赛博空间相遇,能够一起逃离轨道,奔向新的旷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稳扎稳打很重要!!!

@TuTouSuo™️

大家好呀,首先我来介绍我的基本情况,我本科就读于一所浙江省双非院校的广告学专业,典型j人、悲观型人格、努力型选手。一战央民初试排名80名,复试排名57名,分数不高,或许在不幸运中努力挣扎着被幸运捕获,与其说这是一篇经验分享,也许更多的是一篇教训的总结。

回顾备考的生活,我认为任何一科的学习都离不开稳扎稳打与刻意练习。

✦ 择校分析

我选择央民作为目标院校‍基于以下几点:

在地域选择上:老家在河北,央民地处北京离家近,是妈宝女的首要选择,当然也有着丰富的传媒资源。‍

在院校层次上:央民985院校,招生名额多,风险概率相比北京的其他985院校要低,相对较为保守的我来讲是非常合适的选择。

从考题风格上:2023年以前题型较为基础,适合思维不是很灵活的自己。当然2024年央民的题型大 变比如1500的评论、数据新闻、避热点出题,并且也开始向着前沿的考题方向发展。但是相对新传都很卷、考题逐渐前沿化、思辨化、对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招生人数变少的其他院校来看,在我看来,央民的性价比依旧高。

当然也需要承受:1.广而全面:第一背书要全——基础知识传播学,新闻学,新闻实务理论,广告学,中外新闻史都要背诵;第二知识扩充要全,也就是专题要全面,央民并没有非常侧重的考试偏向,所以大热专题,常规专题等等都要准备,备考将会非常痛苦。2.不确定性增加:2024年题型大变,因此也要做好无法预知考题以及题型的准备,对于破题,举一反三的思维要求也在提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º 公共课学习

/ TuTouSuo Monsters /

✦ 英语学习

我的英语成绩是86分,客观题分数是54分,其实我的英语水平并不是很高,六级也仅仅是466分,接下来我将从题型的备考逻辑,步骤以及经验教训进行分享。

1.单词:多重复打基础

步骤:我是从1月就开始背单词,在2月中下旬进入备考之前红宝书必背和高频词汇已经背过一遍,但是其实这第一遍也仅仅是熟悉,能记住的并没有多少。单词最重要的就是重复,我是按照红宝书所给的艾宾洛斯记忆曲线的纸一直背,因此始终是纸质版背诵,重复到3遍左右大概到5月份大体都可以记住了,并且在从5月份开始做英语一的阅读中继续勾画复习单词,后续从7月份做英语二阅读题的时候就会非常得心应手。当然这种背书的方法需要一定的耐心。

2.阅读:阅读逻辑训练+错因总结+单词+语法(进行句子的划分)

前提:单词过关+阅读方法学习(唐迟)(其实我认为可以不用学习,自己在做题的过程中进行错题的总结,找到适合自己的错因角度。当然提前进行方法学习也是可以的,在进行阅读训练之前就可以提前安排过一遍唐迟阅读方法论的课程、在后续的做题中不断地进行错因的归类总结)

步骤:在单词的基础上,我在5月份就开始了英语一的阅读练习,7月中旬左右开始英语二的练习,练习完英语二继续二刷(留出4年真题做模拟考),大体步骤是(做阅读——对答案——对照译文翻译原文标注不认识的单词/长难句、划分文章结——再看错题:总结每个选项错误的原因)——最后做完一整套阅读再回顾总结一遍错因,争取下一套不再错——隔天复习单词和长难句

3.小三门+完形填空

学习阅读方法+习题练习找感觉就好,英语二的小三门和完形填空还是比较简单的,我大概是9月份进行方法论的学习和部分练习,10月份每周练习1—2次即可,11月、12月就是重复复习复盘即可。

4.作文:模板+思路(背诵王江涛)+一周2次模拟训练

缺点:工作量大+会自我怀疑担心写不出来

经验教训:如果打算直接背诵王江涛的作文,而不是自己整理模板和框架,最好要提早背诵(最好9月份开始,每天背一篇小作文/大作文),到9月份和10月份多重复就能流利背过(和英语单词一个逻辑,不同的是需要先记忆中文意思),为11月和12月争取专业课和政治的时间,最后两个月就只是每天重复默写回顾就好,心里不会很慌。

总结来看,我认为需要在至少11月之前在英语上要多花一点时间,做好题型的错因和方法总结,把作文背好,因为我在11月下旬直到考试这个时间段,英语除了一周一次的模拟考基本没有时间花在上面,这个阶段政治和专业课需要非常非常多的时间!!!

✦ 政治学习

我的政治成绩不是很高,65分,客观题31分左右,所以是主观题还可以,吃亏吃在加选择题上,所以能提供的更多的是经验教训。

第一,开始太早+没有多回顾复习,我在7月份就开始了政治学习,但是并不是越早开始就越好,因为后续在9-10月份自己大量时间投入到专业课学习而没有复习政治,以至于可能都忘光光了,所以如果开始计划开始比较早的同学,每周必须拿出时间来多回顾。

第二,时间的分配,我的政治在10月和11月分配时间比较少,这一阶段的对于政治知识点的框架和学习积累也比较少,后期12月份时间紧迫,政治学习力不从心,我认为10-11月这个阶段最好每天拿出至少2h的时间来复习政治,要做题,并且要进行一些选择题基础点和keyword的积累和背诵。

第三,基础背诵,经常出现的最好是背过,多跟跟腿姐的keyword,跟一个老师就好,自我感觉腿姐的课最为实用(或者说更为应试)。

第四,对于大题,安排集中在12月份就好,抱着一个老师的题目背就可以,不要看着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再一个就是自己多联想多写,我在答政治大题时就是多写,不管是背过的还是自己联想的我都写上,写得满满当当。

第五,还有一个就是重视1000题,肖四和肖八,因为2024年的政治有很多选择题和大题的原题。

基础逻辑——我认为政治就是多做题+复习和复盘+基础背诵:1000题做了之后错题+知识点就要多回顾和记忆(比如在10月份,做5天+回顾记忆2天),肖四出来之后同样要多做+多记忆,肖八也是如此(3个系列每个重复3遍,每个之间不要有停留的时间)。

一定要进行基础的背诵,一定要复盘复盘(真的非常非常重要),也一定要总结(不熟悉的知识点,时间线,keyword等等),这几个点是我在政治上非常大的教训,因为在后期没有做好背诵和复盘规划以至于在12月频繁崩溃,自我怀疑的一个非常难受的点!

º 专业课学习

/ TuTouSuo Monsters /

我的专业课的分数不是很高,分别是113分和111分,以下的备考方式和经验也是仅供参考!下面我将从备考的时间段的任务安排和经验总结进行划分!

我的正式备考是从2月中旬开始的,我报的是TTS的全程班,正式专业课的学习便是从基础书籍阅读和TTS的春日班开始~

✦ 月份规划学习安排

º 3-6月份:专业课学科框架搭建,知识点梳理归类和总结,方便日后的背诵。

这一阶段我就是按部就班上好春日班的课程,大概传播学,新闻学基础书籍阅读了2遍,广告学、新闻史和新闻实务阅读1遍(或者自己找好笔记,进行大致框架和知识点的梳理,将书籍或者笔记变成自己的东西)。此外,在5月份跟着实务班开始了评论的练习。在这一阶段我没有进行背诵,除去英语的2—3h的学习时间,这一阶段专业课学习大概在5~6小时左右。

从我后续的备考历程来看,像央民这种考点广泛的背诵比较多的学校,如果你是背诵型而不是理解型选手,我认为可以在6月份开始进行一些有选择性的背诵,比如新闻史或者基础传播学名词解释比如拟态环境,沉默的螺旋等明面的基础知识点,因为多重复才能记住,这样也为日后的背诵节省时间。

º7-8月份:实务练习,基础背诵,偶尔答题框架练习

在这一阶段,我按部就班跟着TTS夏日班课程,开始进行了基础书籍和知识点的背诵,重点背诵集中在传播学,新闻学以及新闻史这三个科目上,我的笔记背诵也就是TTS的夏日班课件以及一些额外自己补充的知识点。此外实务也保持着一周2练的频率(一篇消息+一篇评论),每天的有效学习时长大概10小时。

大概时间规划是上午3小时背诵时间,政治一个半小时做题+知识点回顾;下午英语2小时做题+总结,外加实务练习2—3小时,晚上听课2个小时,复盘/背诵/热点整理1小时左右(灵活安排没有完成的任务)。

这一阶段虽然学习时间不算短但是效率也是比较低的,因为实务的练习和背诵都比较吃力,会花费很多时间。

º9-10月份:答题练习+基础知识/专题背诵+实务练习(策划逐渐开始)

在这一阶段我是按部就班跟着TTS秋日班的课程进行3天1练的答题练习,开始了小科目的背诵(广告学,新闻实务)+大科目的回顾(新闻学+传播学+新闻史)

从我的角度,答题练习分为解题思路(联想专题/知识点的运用)+小标题(答题角度)+文章框架(开头+结尾+案例),当学科框架和专题做完整,专题的知识点非常熟悉后,其实也可以把各种专题拆解开,按照每个专题一定的框架进行交叉联想。

这一阶段的时间安排和7-8月份差不多,会交叉安排答题、实务和策划的练习,但是感觉自己在这一阶段收获并不是很多,答题写不出来,背诵背不出来,也不会进行举一反三的思维练习,也没有进行专题的回顾和练习。每天的有效学习时长在11—12小时左右,虽然学得很长,每次答题也都跟上,但是我认为整体的效率是很低的,而且没有成长,自我成就感也很低,因为没有抓住专业课备考的逻辑,也是备考过程中的停滞期。

这一阶段建议大家如果报班就要跟上课程和答题练习,3天一个专题,根据专题进行相应知识点的习题的练习,多见题型知道考法和重点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不报班的同学也要根据自己收集专题的情况一个专题一个专题的进行针对性的题型练习,每一个专题都稳扎稳打地进行下去,因为到备考后期,答题练习的时间会大幅缩短,再继续针对性练习,时间会非常紧迫。

º11-12月份:专题背诵(重点)+答题练习/模拟考+基础背诵(复习)+实务保持手感

这一阶段来到了焦虑期,在这一阶段我是每天保持着至少6—7个小时的专业课背诵,上午背诵热点专题大概3—4个小时,晚上背诵专业课基础知识大概2~3个小时。下午的时间交给英语和政治大概2小时,另外下午再留出2个小时左右的答题练习的时间(大概1道简答+1道论述),实务两周或者是三周一篇评论+一篇消息,如果模拟考则不再进行练习。在政治大题出现后还需要适当调整时间,留出至少2小时的大题背诵时间。

这一阶段就是兵荒马乱、频繁崩溃。从现在反思来看,一方面是陷入了背诵误区以及过于求全追求完美主义,什么知识点都想抓,导致了后期的规划不合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前期任务安排不合理,导致后期政治出现了问题。另外,这一阶段答题可以写出来了但是我的速度依旧有待提升,在考前我进行了4次专业课模拟考,虽然一次比一次进步但是都没有写完,鼓励自己相信自己在考场上能写完,但是并没有,题型大变加上部分知识点完全都没有复习到,有38分的题目直接空白……所以说,能考上真的是奇迹~因此从我的教训来看,还是要刻意重复练习,并且要多多练习各种题目,提高自己的破题能力和知识点的运用能力,以及非常重要的心态。

✦ 专业课经验总结

3-6月:做好知识框架和背诵重点的归纳

7-10月:做好基础知识背诵+答题练习+做好基础专题、学校常考专题、前沿专题的总结

11-12月:做好专题背诵 +复习基础知识+回顾总结多复盘;另外,实务需要在11月中旬结束练习,并且在这个时间节点做好模板和自我常用思路的总结,后续不断地复习模板和总结优秀思路就好。

因此,11月中下旬之前,在专业课方面——尽量把基础背诵背好、热门专题熟悉/背诵差不多、实务练习和模板准备好;在英语方面——英语单词背好、英语作文模板背诵/默写好;在政治方面——选择题基础/常见知识点进行归纳。(因为在11月下旬,专业课、英语需要进行模拟考试,政治大题的背诵任务也接踵而至,时间非常非常紧张,压力也非常非常大,如果前期准备充分一些,在后期冲刺阶段心态也应该会更加平稳一些)

✦ 专业课背诵

因为央民没有具体的参考书,而且考得也很全,比如传播学,新闻学,广告学,新闻实务理论,新闻史几乎都要考,所以我是按照学科进行背诵划分的,每个学科分为哪些背诵板块,基本上就划分成了一个个小专题。另外,再加之TTS秋日班的热点/前沿大专题一起准备。

我的背诵思路其实也是花花的一个思路,我分为基础知识/小专题和热门专题/大专题。新闻学和传播学两门学科的基础知识我转化成了一个个“小专题”,名词解释也是“小专题”,我没有进行专门的背诵,是按照“专题”的思路记忆的。像比如“沉默的螺旋”这种非常基础的小专题,必须知道的时间/作者/书目、主要内容和影响等,这一部分是基础内容,另外除了基础内容还有扩展内容(比如沉默的螺旋的发展/适用/不适用、可以联想的社会热点、可以扩充的点-比如舆论、舆论引导方面等等),都是可以作为一个小的基础专题来进行记忆,除了基础内容需要一五一十地背诵,扩充内容我都是重点关键词记忆,其他灵活掌握。

热门专题的背诵,和答题一样,我分成了开头和结尾背诵,论述视角/小标题背诵,案例背诵三个部分,并且背诵之后也会按照自己的角度把各种专题拆开重组,彼此结合。因为我的表达能力不是很好,所以在背诵班班花花的语料上下了很大功夫,但是现在回想来还是有些“死背诵”,其实能够将专题的内容按照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就好,单纯记忆任务量会非常非常大。

背诵方法是因人而异的,比较适合我的背诵是我需要第一遍熟悉内容搭建框架,第二遍比较困难地详细背诵,第三遍就基本熟悉了背诵内容,关键词重复记忆就可以。我的学习内化速度比较慢,很多知识需要一个不断重复不断复习和接受熟悉的过程,所以我主打就是多重复多回顾。

✦ 备考误区

1、逃避弱点,避免刻意练习:我是一个在学习上顿感很强的人,记忆的内容需要多次重复复习,习惯于在做大量积累和总结后再拆解逻辑,熟悉套路,所以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学习,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逻辑。就像在答题方面,我的答题时间的控制问题很大,在考场上也没写完,与我的缺少大量的题型训练、破题思路、知识点的串联和记忆能力以及手写练习的安排都非常有关,但是我并没有非常明显的针对性加大训练。因为很痛苦,每次练题对我来说非常痛苦,总是有一种逃避的心理存在。但是弱点往往需要有一种不知死活的硬逼自己去突破,才能摆脱自己的困境。

2、过于依赖课程:报班真的解决了我很多的问题,比如每个阶段的大致需要做什么,也节省了自己去搜集信息的时间,班班和花花的答题思路和思考角度也让我受益匪浅,但是课程中针对院校知识点的专题课程安排的靠后,也让我在学习规划上的安排受到影响。但是并不是说课程不好!TTS的课程知识密度很大,论述答题角度也非常新颖,并不是千篇一律的答题套话,但是学习更多是需要自我内化和掌控感。就像上面说的我是一个需要不断重复熟悉来去吸收知识的人,对于专题的接受和对于答题的练习需要一定时间,或许可以称之为「题海战术」,需要不断练习思路才能为己所用,对我来说,我更加需要的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尽早开始我的学习、不断地进行复习。所以对于报班我的想法是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需要始终以自己为主,熟悉自己的学习节奏和方法,提早规划、有所取舍。

3、缺少复习和过于追求任务的完成:我在考研过程中也陷入一种追求任务完成的误区,为了去完成任务而学习,比如“今天背诵媒体融合、网络治理“等专题,我会去背,但是只是背,总是以一种我背了就可以的心理来自我欺骗,而不去回想今天自己到底收获了什么,是真的记住了吗,记住多少呢。

4、完美主义,过度准备:因为央民考的很广,几乎都要复习都要去了解一点,在这一方面我常常过于求全,什么都想记住,各个知识点都想抓住,班班花花的喂饭式的ppt我也全盘让自己接受和吸收,但是这真的有限的时间内是不可能的。又因为这种不可能以至于我常常陷入一种自我怀疑中,以一种我没有准备好,我的水平太差而不自信,在11月后期甚至出现了焦虑躯体化的症状。

º 写在最后

/ TuTouSuo Monsters /

我不是一个聪明的小孩,我也不想让自己在备考结束后后悔,因此我必须全力以赴。我是一个耐性很强很能坚持,或者说很能吃苦的人。或许是从小到大的身在河北这种学习环境下,让我认为想要争取自己想要的,就必须非常非常努力,也必须付出代价,因此我可以对自己可以非常狠心,也非常能够豁得出去。

从2月份到12月份下定决心备考,我的每一天都在脚踏实地、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现在回想起来,这份努力让我对结果的期望值很高,备考精神状态过于紧绷,也时常会陷入自我感动的欺骗当中。但是这份努力也支撑着我走完全程,这种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感让我在自我怀疑的片刻中再次肯定自己,也让自己现在回想起来依旧热泪盈眶,依旧敬佩自己。

这是一篇非常“笨拙”的经验帖,也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备考的帮助~

ꕤ⋆⸝⸝Idealism

「逃离轨道 奔向旷野」

秃头所2025届全程班

以实用应试,寻找新的绿洲

⸝⸝Spring Festival

「2025届TTS春日实验企划 」

三门学科基础知识

传播/新闻/网传/理解新传学科

⸝⸝create new world⸝⸝

「2025届TTS新传公开课 」

让想象力夺权

DON'T CRY!!RES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