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啦,家家户户少不了的就是吃粽子,粽子的做法各种各样。有竹叶粽、艾香粽、腊肉粽、香肠粽、绿豆粽、蛋黄粽、豆沙粽等诸多品类,颇得人们喜爱。

然而,粽子由糯米做成,糯米本身黏度高不易消化。吃太多的粽子很容易引起肠胃不适,负担加重。因吃粽子引发“胃肠道疾患”的人不在少数!每年端午节前后消化内科门诊的肠胃炎、消化不良患者都会大大增加。下面一份食粽秘笈,请您查收!

端午食粽秘笈“5要素”

1、替换主食,控好热量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热量相对较高。再加上鲜肉、蛋黄、蜜枣、豆沙等馅料,一个中等大小的粽子热量至少有300千卡,比一碗米饭还要多。大家吃粽子的时候一定要减少主食的摄入量,以免能量过剩,造成肥胖、高血糖等疾病。

2、吃热的易消化

粽子中的糯米放凉之后会增加消化难度,所以对肠胃虚弱、经常消化不良的人来说,要吃新鲜制作的热粽子,避免吃冷粽子。老人、小孩等消化功能较弱的人,要少吃粽子。

3、选择合适时间

吃粽子的最佳时间是午餐时,因为此时往往是胃肠道“战斗力”最强的时刻,有利于粽子的消化。将粽子当早餐食用也是可以的,但不建议晚餐时吃粽子。因为晚上胃肠道的蠕动会减慢,消化液分泌也会随着减少,此时吃粽子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导致腹胀、腹痛、便秘等问题。

4、搭配果蔬

糯米在胃中长时间停留,会一直刺激胃酸分泌,还可能导致慢性胃炎的发生。为促进消化,减轻肠胃负担。建议吃粽子的同时,搭配适量蔬菜、水果,促进胃肠蠕动,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胃肠道消化不良。

5、正确储存粽子

粽子的存放也应注意,冷藏不要超过3天,冷冻不要超过两星期,冷冻过的粽子一定要煮熟后再食用。

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医生提醒大家:长期大量的摄入糯食,会刺激胃酸分泌并延长胃排空时间,增加胃肠道的负担,引起消化吸收障碍,产生恶心、反酸、打嗝、腹胀等症状,引起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粽子还含有过多的脂肪、盐、糖,如果没有节制的过量进食,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诱发胃部不适、消化不良甚至肠梗阻。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 魏敏玲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