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抗日战争正式拉开序幕。平型关大捷的消息传来,让全国上下松了一口气。

得知平型关大捷后,无数仁人志士希望参军报国。在这些人中,三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格外显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三个小姑娘,原本是打算结伴前往山西的。可谁知其中两人中途变卦,最后只有一个离开了。

另外两个女孩儿为什么突然变卦,离开的女孩儿怎么样了?这次不同的选择,造就了三人怎样不同的人生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人行变一人行

这三个前往山西的女孩,是开封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生。她们分别是郝治平、王军霞、秦宜,三个人在学校是好朋友。

当时,能上起学的女孩子,一般家境都不错。其中,郝治平的父母最开明,他们尊重女儿的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郝治平被养成了独立自主的性子。在听完花木兰替父从军的黄梅戏后,郝治平萌生了参军报国的志向。

当时,傅作义带领晋军英勇作战的事迹,已经被广大人民群众熟知。恰好,阎锡山创办大学的消息传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郝治平就想,为什么不去阎锡山的大学里上学呢?那样可以最快接近前线,实现抗日报国的理想。

说干就干,郝治平立刻和自己的小姐妹商量了起来。王军霞和秦宜听到郝治平的建议,也都十分心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恰好学校要搬迁,三人决定先去郑州王军霞家,再转道去山西。王军霞和秦宜的姑妈家都在郑州,她们要向家里报备。

郝治平独立惯了,完全可以自己做决定。于是她和两人一起去了郑州,并找了个旅馆住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人在分别前约定好,等三天之后到火车站集合。郝治平在宾馆等了三天,终于到了集合的时间。

她一大早退了房,急匆匆赶到了火车站。可是郝治平左等右等没等到人。眼看太阳要下山了,最后一班火车也要开了,两人才满头大汗跑了过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郝治平看着两人抱怨道:“你们真慢,告别需要这么长时间吗?”她提着行李箱就想上火车,却发现两人没带行李。

王军霞揪着衣角,十分不好意思地说:“宾如(郝治平的曾用名),我爸妈不同意我去,说是担心我的安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郝治平转头看向秦宜,大眼睛似乎在问“你呢?”秦宜也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低声说了句“我也是”。

郝治平看着两个好友,似乎不明白她们为什么要退缩。她指着两个人,恨铁不成钢地说:“腿在你自己身上,干嘛要听别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火车发出了即将发车的讯号。郝治平跺跺脚,转身进入了人流。王军霞和秦宜在外面看着,两人有点不知所措。

三个人的人生,从这里走向了不同的轨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转道延安

郝治平坐了很长时间的车,才在摇摇晃晃中到了山西。到山西之后,路人的一番话却让郝治平改了主意。

那时,郝治平正在茶摊上喝茶。旁边两个人正在聊天,不知怎么就聊到了阎锡山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说,阎锡山创办革命大学根本不是为了抗日,而是为了壮大自己。在国家危亡时期,他还在想着争权夺利。

中国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人存在,才会变得越来越虚弱不堪。两人骂着阎锡山,感叹着千年古城倾覆的悲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郝治平听着,脊背慢慢爬上寒意。原来,这就是山西革命大学的真相吗?这就是她千里迢迢想投奔的对象吗?

郝治平内心一片迷茫,她突然不知道前方在哪。如果中国继续这样下去,是不是离灭亡就不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时候,隔壁桌突然说了一个新地名:延安那人说,延安才是真正为国而战的地方,八路军就是延安领导的。

他还说,相比于想方设法争夺名利的国民党,延安才是真正爱国者应该投奔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郝治平听着,内心慢慢又充满了希望。她主动找到邻桌的两人攀谈,向他们打听延安的信息。

通过两人的话,郝治平知道了延安是由我党领导的。延安的人才是真正抗日的主力,平型关大捷就是八路军打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邻桌的一个人问郝治平,说他们要去延安,郝治平要不要一起去。郝治平想了想,决定跟上两位大哥。

在乱世,有人作伴总比自己孤身一人安全。况且她一个女学生,毫无自保之力,和男人结伴安全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两位大哥的带领下,郝治平平安到达了延安。两位大哥去参了军,郝治平却被安排到了学校。

郝治平不服,凭什么不让她参军?正当她和工作人员争辩的时候,一个看起来像领导的人走了过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郝治平有些惧怕,但她还是挺直腰板和那人对视。那人看了她两眼,轻轻笑了两下。郝治平有些急眼,他这是不是看不起自己。

让郝治平意外的是,那人居然亲自给她解释为什么把她安排到学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那人的解释中,郝治平知道了,不是只有上战场才叫战士,医护人员同样也是战士。

医护人员在战场上的作用,有时候比枪都大。枪只能杀人,医护人员却能救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得知自己也可以在战场上很有用,郝治平乖乖去上课了。那时的她不知道,她遇见的这个人,是自己未来的丈夫——罗瑞卿。

罗瑞卿也没想到,自己只是处理了一个小问题,却为自己找到了一个老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身份悬殊再相见

1941年,已经十九岁的郝治平出落得落落大方,部队开始着急她的婚事。当时,罗瑞卿的妻子因为生病,两人不得不分离。

这一分离,两人就彻底断了联系。乱世中,断了联系就生死不知。罗瑞卿等了两年,依然没有任何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十五岁的罗瑞卿,已经是个实打实的老革命了。他一直单身,组织也着急解决他的婚事。

正好郝治平也单身,组织干脆把他俩介绍到了一起。郝治平一看自己的相亲对象,脸瞬间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来,她也是想到那年自己初来延安,闹出来的玩笑事了。但不得不说,郝治平对罗瑞卿的印象挺好的。

在组织的撮合下,郝治平和罗瑞卿的感情快速升温,两人顺利结为夫妻。那一年,罗瑞卿正在担任抗大的副校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有很多人认为,郝治平是冲着罗瑞卿的名利地位去的。但郝治平知道,她是真心喜欢罗瑞卿这个人。

当年她满腔热血遭到了打击,来延安的时候称得上是心灰意冷。那时候的她,一心认为不让自己上战场,就是对自己的歧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罗瑞卿,在自己迷茫的时候拉了她一把,让她得以重新审视自己。可以说,如果不是罗瑞卿,就没有现在的郝治平。

当知道组织上给她介绍的对象是罗瑞卿时,郝治平内心带着隐秘的欢喜,就像一个满怀期待的少女,终于等来了她的英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郝治平嫁给罗瑞卿之后,和他一起去了抗日战场上。郝治平是个护士,尽管她嫁给了罗瑞卿,但她依旧没有忘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战士们在前线战斗,郝治平就在后方照顾伤员。有时候,她还会亲自上战场救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着现在的生活,郝治平恍惚之间会想起自己的两个小姐妹。也不知道王军霞和秦宜,现在过得怎么样了。

然而,被郝治平惦记的两个小姐妹,还在嘲笑郝治平当初做的决定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当初王军霞和秦宜向家人说了去山西的决定后,家人都不允许她们去。后来,日军攻进河南,两家人也纷纷逃命。

王军霞和秦宜就这样跟着家人来到了西安。害怕女儿再生出上战场的想法,王军霞的父亲就打算让她早点儿嫁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西安,王军霞和秦宜重逢了。两人虽然觉得有点愧对郝治平,却也为自己能躲过战乱开心。

和王军霞一样的是,秦宜的姑妈也正在给她相看。王军霞突发奇想,想要嫁一个军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和秦宜说,自己虽然没能上战场,但自己可以嫁给一个能上战场的丈夫。这样就算郝治平问起来,她也可以说自己为抗战作贡献了。

毕竟自己虽然没能打仗,可自己的丈夫却在前线拼命。这样一来,自己和郝治平也差不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宜听了觉得王军霞的提议不错,就让姑妈给自己找军人相看。在秦宜姑妈的帮助下,秦宜还真的顺利嫁给了一个小军官。

秦宜嫁人了,她也没忘了自己的好姐妹王军霞。秦宜通过自己的丈夫,给王军霞也介绍了一个军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郝治平在战场上拼命救人的时候,秦宜和王军霞在打叶子牌。王军霞洗纱布的时候,秦宜和王军霞在听戏。

三人的人生,完全走向了不同的岔路,并且越走越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军解放太原后,两个军官一死一被俘,秦宜和王军霞也被俘虏。他们不知所措的时候,看到了坐在车里的郝治平。

再相见,三个昔日的好友身份天差地别。秦宜和王军霞是俘虏,郝治平却是被她们羡慕的军官夫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郝治平看在昔日同学的情谊上,开车把她们带到了俘虏应该在的地方。看着郝治平远去的身影,秦宜和王军霞抱头痛哭。

有的时候,一次不经意的选择,可能会造成完全不同的人生。既然做出了选择,就要承担选择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