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泸州老窖作为“浓香鼻祖”,在保护文物与传承文明方面,交出一份优秀的答卷。

文化遗产是历史的片段,更是民族精神的载体。作为唯一一个以国家形态延续至今的文明,小到竹简、大到山川,中国的文化与自然遗产都是中华文脉源远流长、包容发展的实证。

近年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氛围愈发浓厚。2006年,国务院将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日”;2017年,调整设立为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是调整后的第八个年头,活动主题被定为“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

关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常有人道“保护是利用的前提,利用是保护成果的转化”,在泸州老窖的身上,这一理念得到了最为直观的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泸州老窖营销指挥中心

守住“活态”

中国地大物博,文化遗产常有,但保持“活态”却极为罕见。凭借传承700年的酿造技艺和不间断传承451年的国宝窖池群,泸州老窖成为行业第一家且唯一拥有“活态双国宝”的企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573国宝窖池前,泸州老窖酿酒人正在进行糟醅出甑

之所以放大“活态”的价值,一方面是为了响应时代号召

白酒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记录着中华文化几百年乃至千年的演变,“活态”则是让古老文化遗产焕发生机的有效途径。过去七百年间,泸州老窖国窖人用24代人的传承,让酿造技艺得以留存至今,让1573国宝窖池群能够不间断沿用至今,让新时代的国人能够真正用舌尖品味到古人的智慧和中华文明的璀璨。

另一方面,“活窖池”与“活技艺”是经国家认证的文化遗产

始建于1573年的1573国宝窖池群不间断使用451年,于199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又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源自于公元1324年的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传承至今700年,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这一层面来看,由“活窖池”和“活技艺”组成的“活态双国宝”具备不可复制性和扎实的历史文化底蕴,因而可转化为泸州老窖放大自身品牌资产价值的有力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泸州老窖黄舣酿酒生态园区

众所周知,物质文化遗产的维护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时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更是艰难。泸州老窖对1573国宝窖池群和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的传承、保护与利用,实质上就是通过“活态传承”有效利用文化遗产,让其成果更好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人民高品质生活

坚守文化根基

直观来看,“活态传承”是泸州老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模式,但从更深层次纵观泸州老窖非遗的传承史,我们看到的是其对文化本身的坚守。

2022年,泸州老窖发布书籍《泸州老窖藏典》,泸州老窖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淼曾这样描述:“这是一部历史跨度长、内容丰富、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的泸州老窖老酒百科全书,也是中国近现代白酒文化的缩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573国宝窖池群,始建于公元1573年,连续使用至今已有451年

翻开泸州老窖这本书,我们看到的是近半部中国白酒酿造史。

是开山者。1324年,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第一代传承人郭怀玉发明“甘醇曲”,开创中国浓香型白酒酿造技艺的先河;1573年,舒承宗始创泥窖酿造,而后总结的“配糟入窖、泥窖生香、大曲发酵、洞藏老熟”等一整套大曲酿酒工艺至今仍是浓香型白酒酿造的核心工艺;上世纪50年代,陈奇遇首开尝评勾调技术先河,特曲品类由此而来。

它是发扬者。新中国成立以后,百废待兴、物资匮乏,为了满足人民对酒的需求,各地原有酒厂纷纷恢复生产,无酒厂者也开始挖窖酿酒,泸州老窖在这其中就承担了重要的“师者”角色,在计划经济时代通过开设酿酒培训班的形式为白酒行业输送数万名技术人才,进而推动形成浓香型白酒占据中国白酒半壁江山的局面。

酿造技艺在古时靠着口传心授、代代相传,到了现代则是更为科学的技艺输出,无论是中国第一本酿酒教科书《泸州老窖大曲酒》,还是全国第一所酿酒技工学校……从古至今,泸州老窖在传承酿造技艺和文化遗产方面,从未有丝毫懈怠。

传承文化遗产,坚守文化根基,泸州老窖展示了一位“百年老者”对中华文化的敬畏之心,更展示了一个现代化企业将优秀文化发扬光大的十足魄力。

传承文明、要向内求索、向上延展

整体来看,泸州老窖在文化遗产方面兼容了向内求索和向上延展的两个特质。

不断地向内求索,让泸州老窖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觉醒之早,走在白酒行业前沿。

早在1995年,泸州老窖就对酿酒作坊进行修缮,并修建酒史陈列馆,展出大量图片、资料、实物,而后数十年间,泸州老窖每年都会投入专项维护经费,用于老作坊、窖池群及周边环境的整治、维护等工作。2022年泸州老窖博物馆开馆,同年,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档案馆成为四川省唯一、全行业唯一入选国家档案局首批企业集团数字档案馆(室)建设试点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泸州老窖博物馆

同时,经泸州老窖收集、整理的历史资料及文物等也通过“泸州老窖·流动的博物馆”传向全国,文物串联着泸州的酒文化脉络,在流动中向更多人展示着文化遗产的魅力。

向内求索的同时,泸州老窖也没有忘记向上延展,领先于行业的“数智”思维,正让泸州老窖的文化遗产有了更先进的表达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泸州老窖黄舣酿酒生态园区

2019年,泸州老窖黄舣酿酒生态园建成,智能科技让配料、润粮、拌料、上甑、摘酒、发酵等传统酿制技艺更为稳定,由大数据采集的优秀工匠的技艺参数,让“配料精准、拌料均匀、轻撒匀铺、探汽上甑、量质摘酒”等传统酿酒工艺进入数智化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泸州老窖智能包装中心

今年1月,泸州老窖智能包装中心正式启用,这也是白酒行业首家灌装速度最快、质量检测最严、智能化水平最高、数字化水平最高、技术创新最多的“灯塔工厂”。当科技改变生活成为常态时,看似最为传统的白酒也积极投入新时代的怀抱。

毋庸置疑,在“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的专题中,泸州老窖一定是白酒行业的明珠,作为白酒行业唯一拥有活态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企业,我们在泸州老窖身上看到的是其作为“浓香鼻祖”、大型国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模样,更看到了“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这道考题最优秀的答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