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在芬兰北部呆过半年差点抑郁的人,他说生活在芬兰的感觉是:人太少,寒夜长,爱饮酒,易发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芬兰,坐落于北欧南部,与瑞典、挪威、俄罗斯等国家接壤,国土面积达33.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50万,其中90%为芬兰族,5%为瑞典族,其余则是其他少数民族。芬兰有着千湖之国的称号,遍布大小湖泊,每个湖泊旁常设有小木屋供人更衣下水游泳。他说自己在芬兰的那么多湖泊旁很少遇到其他游泳的人,毕竟人口稀少,而且芬兰大多数人口集中在中南部的几个大城市,如赫尔辛基(Helsinki)、图尔库(Turku)、坦佩雷(Tampere)、于伐斯屈莱(Jyvaskyla),而北部的人口则更为少。

他的父母曾在芬兰工作生活三年,归国时都患上了高嘌呤症,这与当地蔬菜稀缺、深海鱼类丰富的饮食习惯不无关系。他说记得当时每周末的采购,他母亲会精打细算地购买两根黄瓜,回家后切成六段,精心分配每天的食用量,因为每根黄瓜的成本高达25人民币!而一公斤土豆2欧元,一公斤萝卜3欧元,一斤牛肉24欧元,一斤鸡肉12欧元。在芬兰,生活成本的另一面是衣物相对便宜,大众品牌的服装价格一般在30至50欧元之间。

很多人误以为芬兰其整个冬季被冰雪覆盖,其实冬天的气温并非想象中那般严寒!他说某年寒假计划跟朋友滑雪,那年冬季芬兰竟未迎来期待中的降雪。所以比起同纬度的俄罗斯,他感觉芬兰冬天还算可以,冷的程度可能还比不过咱们国内哈尔滨。赫尔辛基等南部地区的冬日较为温和,北部的严寒与大雪依旧不容小觑,不过那里的人烟稀少,活动并不频繁。

夏季极昼现象在芬兰的特征分明。从五月中旬开始,日长逐渐延伸,凌晨三四点天边已泛起微光,直至深夜十一点多才逐渐回归黑暗。夏日的天空并非持续的蓝天白云,而是一片灰蒙蒙的朦胧,长时间处于一个阴天之中。正因如此,真正夏日只在七月的短短几周中体验到,当地人会在这段时间举行类似夏日祭的活动,聚集在海边享受罕见的阳光。

芬兰的平均工资约为3300欧元,折合人民币约2.25万,但税率极高。高收入往往伴随高税负,这是芬兰高福利的一部分。在芬兰,他曾经工作过的办公室没有固定座位,员工必须提前预约座位,这让他感到惊讶,甚至有次见到总经理竟在茶水间开视频会议。芬兰人有每年超过120天的假期,每天工作时长仅七小时,学生的日常学习时间也只有四小时,当地的人少,所以每个人都可享受到优质的教育。科芬兰在信息科学、生命科学、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新材料、空间科学、海洋科学、环境科学以及管理科学等领域占据了世界的前沿位置,还拥有多项领先技术,成就斐然。

回到幸福感角度,芬兰的房价,会引起许多人的羡慕。在赫尔辛基,平均房价大约是每平方米4000欧元,而在首都以外的地区,如Kotka,房价则是每平方米2000欧元。

在芬兰,另一个让人颠覆认知的现象是那里到处都是公共公园。随便走进一个地方,都感到舒适,直到后来发现他自己实际上是在墓地里。神奇的是,那里的墓地与公园几乎无异,人们在墓地中推着婴儿车散步,有些人在那里跑步,这对芬兰人来说并不在意。而且大多是家庭墓地,用于缅怀先人,这在当地人看来没有什么可忌讳的。

芬兰,对于三岁以下的儿童,每月提供300欧元的补助,如果是二胎,则额外增加100欧元。此外,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全免费。

医疗方面,芬兰实施的是半公费制度,芬兰居民在生病时,可以获得50%至80%的医疗费用报销,且在治疗期间,工资不受影响。退休后,芬兰人可按月领取养老金,而那些没有养老金的老人,政府还将提供每月600至700欧元的基础养老金。

芬兰多数地方均可通过公交车直达,公交车的票价一般为4至6欧元,而芬兰的公交车实行无人售票制度,民众购买票务的自觉性很高,逃票现象极少。公交车上设有专为老弱病残人士准备的座位,这些座位空着,以便有需要的人使用。乘客可以用手机应用、自动售票机或是小店买各种类型的车票,包括日票、季票、单程票和多程票等,车上并无检票口或闸机,仅有提示:未购票者将面临90欧元的罚款。

最后总结:芬兰是一个发达国家,福利优越,教育和医疗都免费,然而其自然环境并不适合生存。人口稀少导致农业和手工业不发达,生活成本因此居高不下,生活便利性较低!管户外的湖泊和森林风景如画,而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难免觉得单调乏味。由于交流机会少,许多小地方的学校学生稀少,缺乏休闲娱乐的渠道。大城市的夜生活仅限于酒吧,而在寒冷的气候中,酗酒现象普遍,且开始的年龄较小,导致情绪失控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你喜欢这样的芬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