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中国从日本进口了大量化肥,生产队在使用完这些化肥后,发现装化肥的袋子是用质量上乘的白色尼龙布料制成,虽然上面印有“日本”、“尿素”等字样,但队长决定以每条袋子一定的价格出售给社员。社员们可以将这些袋子买回家,然后染成黑色或蓝色,用来制作裤子。
你见过印着“日本制造”、“25kg”字样的裤子吗,别笑,这可不是什么恶搞,而是新中国七十年代农村的真实写照,一段刻在几代人记忆里的“峥嵘岁月”。
这背后,隐藏着物资匮乏的辛酸,也见证了中国工业从蹒跚学步到走向强大的艰辛历程。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农村,一个“票证时代”,布票,这小小的纸片,决定着一家老小的穿衣问题,家家户户分到的布票很少,新衣服也不容易做。
很多人家,还在用老式的纺车,一点一点纺线、织布,费时费力不说,产量也低得可怜。
就在这时,一种来自日本的“宝贝”——尿素化肥,悄然进入了中国农村,农民们不仅关心化肥本身,还看重它那耐用结实的白色尼龙包装袋。
这袋子,材质跟当时流行的“的确良”很像,在物资匮乏的年代,简直就是“高科技”。
他们把化肥袋子仔细清洗干净,再用深蓝色或黑色的染料把上面的“日本”、“尿素”等字样遮盖住,然后巧手一裁,一条耐磨又结实的裤子就诞生了。
这“化肥袋裤子”,虽然看起来土味十足,但在当时却非常实用,这化肥袋才几毛,可是一米的确良布要七八块,差不多是农民半个月赚的工分钱。
重复使用化肥袋做裤子,这袋子轻便、透气,洗起来方便,干得快,耐磨且不容易褪色,比农村常用的粗糙布料好很多。大小也合适,能直接做成一条成人的裤子,挺实用的。
生产队瞅准了这一机会,开始有计划地回收和出售使用过的化肥袋子。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队员们穿衣的困难,还为公司带来了额外的收入,真是一举两得。在当时,这种做法无疑是“基层创新”的典范。
制作“化肥袋裤子”也是个技术活,先要把袋子反复清洗,去除化肥残留的气味;再用大锅煮染料,给布料染色;染色后还要反复漂洗,防止掉色。
裁剪布料时,得留心避开袋子上的折痕和拼接线,尽量别浪费材料,缝制裤子,一般采用简单的直筒式样,方便干农活。
有经验的裁缝,还会在膝盖、裤裆等容易磨损的部位加固,延长裤子的使用寿命。
就这样,“化肥袋裤子”在七十年代的中国农村流行开来,成为那个年代独特的风景线。
“化肥袋裤子”的流行,看似一件小事,却深刻反映了当时中国物资匮乏的现状。
农民的穿衣问题,只是冰山一角。
在城市,布票同样紧张,人们的穿着千篇一律,不是“蓝蚂蚁”就是“灰蚂蚁”,毫无个性可言。
更深层次的问题是“粮棉争地”的矛盾,种棉太多,全国穿衣需求就难满足,可这样又得占用种粮食的地,可能导致粮食不够吃。
化纤的出现,为解决这个难题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20世纪初,人们从蚕吐丝得到灵感,开始用石油等材料制造出类似的高分子聚合物,然后抽丝成线,化纤产品就这样问世了。
化纤的问世不仅解决了粮食和棉花用地之争,还为纺织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20世纪80年代,“的确良”成为时尚的代名词,拥有一件“的确良”衣服,回头率绝对爆表,而“的确良”正是化纤产品的一种,它的流行,也标志着化纤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化纤行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石油工业的支撑,芳烃是化纤制造的重要材料,其中对二甲苯在芳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国过去在芳烃生产技术上主要依赖国外技术,有点受制于人。
2013年前,中国石化独立研发了一套芳烃制造技术,成为世界上仅有的三家掌握此技术的企业之一。这打破了国外对相关技术的垄断,同时也为中国化纤行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自主基础。
新中国的石油工业发展史,从建国初期的“贫油”论断,到大庆油田的发现,再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的建成,以及航天润滑油的自主研发生产,每一步都充满艰辛与挑战。
改革开放后,中国石化等大型石化企业的成立,更是推动了中国石油工业和化纤产业的快速发展。
从“化肥袋裤子”到化纤时代,看似简单的服装变迁,实则是中国工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缩影。
它见证了中国人民在物资匮乏年代的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也见证了中国工业从落后到追赶,再到自主创新的伟大历程。
如今,我们早已告别了“化肥袋裤子”的年代,衣着选择也更加丰富多彩,但这段历史,我们不能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