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都向南的步伐仍在继续。

千年历史底蕴与现代化都市在此交融,赋予了四川天府新区独特的魅力与价值。

城市在青山绿水之间有机生长,教育与城市实现共长,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一路向南,映入眼帘的除了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以及绿意盎然的生态景观外,曾经的荒地,早已“长”出了一所所学校。

从天府系列学校到元音系列学校,再到香山系列学校……在时间更迭中,天府新区勾勒出全新的教育蓝图,描绘着城市的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府“数字系列”学校,一直以来都是家长们关注的重点。前期,我们有对部分学校带来过解读。这一次,我们将探访的目光聚焦在四川天府新区第六小学,将从学校办学特色、课程、德育活动等方面,对这所学校进行全方位呈现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2014年10月,国务院批复设立四川天府新区为国家级新区以来,一座崭新的城市拔地而起。教育作为城市的重大民生之一,在这片沃土上有了全新的布局,一批批学校如雨后春笋。

天府六小开办于2019年9月,地处天府新区麓山板块,学校占地面积49.8亩,设计规模36个教学班,1600余名学生可在这里实现自由成长。作为一所高起点、高标准、高规格的新体制学校,过硬的硬件设施设备是办学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一所由特级教师、成都市未来教育家所引领的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晓蓉,是一位从本土成长起来的名校长,除了上述提及的头衔外,她同时拥有中小学高级教师、四川省优秀教师,成都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等多个称号,曾同步担任着天府新区教科院小学室负责人、语文教研员一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晓蓉

值得一提的是,她曾在天府新区华阳实验小学担任副校长。这所学校便是新区家长们熟知的“华实小”。公开资料显示,华实小始建于1807年(清嘉庆十二年),210多年历史的名校为她的教育之路积淀了深厚的底蕴。

此外,在执教期间,张晓蓉也曾在成都市龙江路小学跟岗学习全面管理,汲取多方智慧。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她给教育标注上了自己的理解,“教育是唤醒,是激励,是帮助孩子成长为他们想成为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教育理念也贯穿于她的办学之中。时针拨转到2023年11月,彼时,一年级学生乐乐(化名)突然走进了张晓蓉的办公室,当时,她正与老师交谈工作。乐乐率先开了口:“校长妈妈,我鞋带散(松)了,我不会捆(系),可以帮我捆一下(鞋带)吗?”

乐乐话音刚落下,张晓蓉起身朝着乐乐走了过去说道:“校长妈妈不会帮你系鞋带,但很愿意教你如何去系鞋带。”一贯温和的张晓蓉,此时的回答中却多了一份笃定。

于是,在往后的一段时间里,乐乐成了她办公室里的小常客,直到有一天,他开始向校长妈妈炫耀起,他新研究的系鞋带方法……

事实上,在讨论一所学校时,家长们对校长的关注度并不亚于学校的办学理念、课程和师资等。这其中的理由也很简单,如果把学校形容为一艘航行于大海之上的“轮船”,那么校长则是这艘船的“船长”,决定着“大船”最终驶向何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建校5年时间的天府六小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又将办成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其实,在建校之初,学校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用张晓蓉的话来概括就是:“这是一所师生共同成长的文化创生型学校。这里也是孩子们筑梦、圆梦的‘童梦园’。在这所学校的师生,不仅心中有爱、眼里有光,还同时拥有面容舒展、大胆表达的精气神和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府六小始终坚持看见童心、尊重童心、滋养童心,积极探索“童心教育”,旨在让每一个儿童焕发生命活力,散发生命光彩,让六小成为生命赋能的家园,国家栋梁的摇篮,以此塑造具有中国底色、创造潜力和使命担当的未来之才。

基于这样的理念,学校不设班干部,取而代之的是各类“担当”。如,“花草担当”“水杯担当”,也有“安全担当”“卫生担当”等。除了常见的岗位外,孩子们更是脑洞大开,还创设出各类有趣的“担当”岗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是“担当”,就意味着一份责任。张晓蓉表示,学校、班级是孩子们成长和学习的地方,如同家一般的存在。“我们鼓励每个孩子主动参与管理,做到人人有担当,处处有责任。”在她看来,有“担当”的品性,难能可贵,这样的品性应从小养成,不只是体现于当前的生活和学习,更是为学生如何成为一个未来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担当”岗位的设定,实际是学校“修身班会课”的一个缩影。“修身班会课”是学校特色德育项目之一,其以学生参与班级自主管理、自我教育和教师故事法为引领,跟踪学生成长过程,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和行为习惯养成。同时,依托于“修身班会课”,学校围绕学生在校园里需要重点关注、重点培养的习惯内容,多维度开展习惯养成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学校看来,良好的行为习惯能让孩子终身受益,它不只是个人素质提升的基础,更是塑造未来社会的关键,以及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识。

在此过程中,学校摒弃了常规的说教模式,采取的是以活动为切入口,比如每月重大节日、纪念日、节气等, 同时依托于各类有趣的主题,让孩子们通过沉浸式的体验,在潜移默化之中,让习惯自然习得,并受益终身。如,中秋节,老师们会带着孩子做月饼品美食之余,也跟孩子们分享着关于传统佳节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再比如,学校自创了专属学校的节日,从“担当节”到“年画节”再到“体育节”,每一个专属的节日,都是学校的文化符号。教育在这,自然地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进天府六小,漫步于校园之中。除了有一年四季的翠绿外,随处可见的小书架,随时开放的图书馆、阅读角,让阅读的氛围,成为了学校一道独特的风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学校所创设的阅读空间,阅读在这里更是一门课程,“晨诵、午读、暮省”已成为一种阅读习惯。

每天早上的晨诵时间,老师会从一首童谣、一首诗歌,或者是一篇小古文开始,唤醒孩子们一天的活力,带着他们感受文字之美;午间饭后,低年级的孩子们沉醉于老师的故事中,中高段的孩子自己开启一段文字之旅。与此同时,每天15分钟的暮省课程,将阅读的视野扩展,从读人到读己。

关于阅读,学校还开设有“校长妈妈讲故事”“小小孩童讲故事”“故事爸爸妈妈工作坊”以及全科阅读活动等。让阅读如呼吸一样,与孩子们自然相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张晓蓉看来,阅读不仅能丰富孩子们的精神成长史,重塑孩子们的精神长相,更是温润孩子们一生的艺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在阅读的熏陶下,天府六小的学生用一首首小诗,勾勒出了多彩的童年。

关于《蜜蜂》,邓垒磊同学写到,“春天的第一只蜜蜂,身披黄色和黑色的外衣,从我的路上经过,一朵在花园里漂浮的葵花,改变了我生活的颜色”。

对于《飞鸟》,汪涵雯同学写到:“那一只飞鸟,是绿色的、蓝色的、红色的和白色的,是秋天,小朋友断掉的风筝,飞进春天里。”

看见《叶子》,黄梓榆同学这样描述:“叶子飘到虫卵上,变成虫子,虫子爬到茧上,变成蝴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首首小诗,串联起童趣,是天马行空,也是童年的记忆。学校对孩子们创作的小诗进行归纳整理后并出版,在肯定他们创作热情的同时,也留住这份弥足珍贵的童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府六小践行“天地化育 生命觉者”的理念,以儿童视角办教育,构建学生、家长、教师成长“三维一体”的“童梦园·同心圆”课程体系。

其中,童梦园指向培养学生的课程,又分了立基课程、充盈课程、创生课程。具体来说,立基课程即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且保证每天一节体育课。

充盈课程以学科延展为目的,集纳了体育与健康、语文与思维、艺术与审美、科学与创造等四大类别,截至目前,共计开设了包括攀岩、魔方、无人机在内的190余门课程。当前,学校正在积极筹备定向越野课程,届时,校门外的童梦园公园,将成为孩子的户外课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创生课程指向五育融合,囊括了国际理解课程、植物课程、垃圾分类课程、财商课程等。值得一提的是,国际理解课程是天府六小的一大特色,该课程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通过与不同国家的学生进行对话交流,进一步拓展六小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同时,通过线上交流活动,让孩子们对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有了更深的体会,并进一步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数据统计,自建校以来,该校学生累计获得国家级比赛获奖98人次,省市级获奖450余人次,区级获奖1000余人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学校围绕“童梦”,打造了系列社团。包括童梦戏剧社、童梦合唱团、童梦舞蹈队、童梦啦啦队、童梦轮滑冰球队、童梦足球队、童梦篮球队、童梦航模队等。其中,由童梦舞蹈队(含街舞团)编排的《龙飞凤舞》和《巴适得板》凭借精湛的舞艺和创意的编排,亮相今年央视戏曲春晚的舞台;同样由该社团编排的舞蹈《阳光下的扎塘各》在第十一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中,拿下全国金奖,更有近30名学生获得“小荷之星”的荣誉称号。而今年,56名六小娃荣登央视2024年戏曲春晚节目录制,大放异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心圆指向教师、家长、社群融合。囊括了青年教师成长课程、家长提升课程、友好学校交流课程以及“一麓种下幸福树”志愿者课程。“多方合理组成同心圆,共同守护孩子们的童梦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5年的发展,当前学校教师团队已到90人。温润平和的处事风格,深度研究的专业思维,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充满儿童视角的教育细节,是这支庞大教师队伍的群画像。另有数据显示,自建校以来,老师们在各级各类课程教学、技能大赛、研究课、专题分享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获国家、省市区级奖600余人次。其中,2023年参加天府新区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道法五大学科教材解读均获一等奖,实现了全学科“五个一”大满贯的好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师生共长的还有这所年轻的学校。在短短5年办学中,天府六小先后获批“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教育部中小学生阅读素养教育项目应用校”“全国红领巾中队”、中国舞蹈家协会“小荷之家”“四川省卫生单位”“四川省绿色学校”“成都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成都市财经素养基地校”“成都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成都市最美书香空间”等国家省市级荣誉称号三十余项。

文丨许雯排版丨阿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