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郑州6月11日消息(记者 张羲轮 见习记者 郝振青)近日,河南省持续遭受高温少雨的气候影响,导致部分地区出现严重干旱。河南省气象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8日17时,全省小麦即将全部收获完成,夏播过7成。预计全省大部土壤表层缺墒仍将持续,9日起河南省将出现大范围37℃以上高温天气,注意根据土壤缺实际情况,积极造墒播种、苗期管理。面对此次干旱,河南省各级农业部门采取紧急措施,努力减轻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据河南省气象服务中心在夏收夏种气象服务专报称,未来几天,河南省将面临更加严峻的高温干旱天气,这直接影响到了夏种的进度和作物的生长情况。河南省农业农村局及相关技术推广站正密切关注土壤墒情和作物生长状态,指导农民科学灌溉,确保已播种作物的正常生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0至12日河南省机播气象等级预报(央广网发 河南省气象服务中心供图)

高标准农田缓冲旱情影响

延津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秦世伟在接受央广网采访时表达:高温少雨的天气确实给农业带来了不利影响。目前,虽然小麦收割已经结束,但秋作物如玉米和花生正处于关键播种期。由于持续干旱,这些作物发芽出苗所需的水分难以得到保证。

为应对这一挑战,延津县利用近年来建立的高标准农田和较为完善的灌溉设施,积极进行浇水造墒,以降低高温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尽管增加了投入成本,但这些措施有效保障了作物的正常生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滑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在取土测墒(央广网见习记者 郝振青 摄)

“干旱天气对安阳滑县影响不大,因为滑县水浇地来自井灌以及河灌,灌溉条件较好。”滑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农技中心主任罗俊丽表示,当前正在夏种阶段,受高温天气影响,较为影响夏种进度,目前百姓正在积极抢浇,夏种进度已经达到90%多。

当前,滑县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60万亩。今年6月初,滑县农业农村局发布了关于开展秋作物抗旱抢种保苗工作的通知,提出要组织动员群众利用一切水源和水利设施开展抗旱浇灌、抢时早播。对小麦已经收获、墒情适宜的地块,要抢墒抢时播种;对于墒情不足、尚未播种地块,要因作物及时浇水造墒抢种或抢种后浇蒙头水,加快播种进度,确保一播全苗。同时对困难群众,要开展帮扶工作,组织抗旱服务队帮助进行抗旱播种,确保夏播工作顺利进行。

“6月9日至14日,我县将连续6天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日最高气温可达37-40℃,建议农户抢抓农时,积极组织造墒播种或播后浇灌‘蒙头水’,关注高温对秋粮作物播种后的出苗影响,做好应对措施。”获嘉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农技中心主任王连洲边说边给记者看获嘉县6月10日的三夏工作简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乡市获嘉县位庄乡大位庄村弘昌家庭农场玉米播种后马上连接滴灌带,第一时间进行滴灌,确保滴水齐苗(央广网发 获嘉县农业农村局供图)

王连洲表示,由于当地大部分都处于井灌区,农民可以用井边的水浇地灌溉,干旱的天气基本不会对播种有什么影响。目前,获嘉县夏种进度已完成70%左右,播种达到31万亩。

科学播种助力秋作物丰收

玉米是先播种还是先浇水?针对该问题,罗俊丽表示,滑县是先播种玉米再浇地,小麦收割后直接播种玉米,播种后给玉米浇“蒙头水”,确保种子尽早萌发和一播全苗。

对于“先播种还是先浇水”的问题,秦站长从技术角度建议先适量浇水再播种更为理想,因为这能为种子提供更适宜的萌发环境。然而,在实际生产中,考虑到时间紧迫,通常是先播种然后立即浇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阳市滑县农户正在播种玉米(央广网记者 张羲轮 摄)

秦世伟进一步解释说:“有农谚说‘春争日,夏争时。’ 古人说夏季播种差一个时辰就不一样,可能没有那么夸张,但最起码差一天的真不一样。我们现在玉米也好,花生也好,尽可能抢播种不往后推。所以一般会先播种然后再浇水。如果说先浇水的话,地里边比较黏,进不了地里播种,需等它水稍干一干才能进得了地,播种就会推迟好几天。玉米和花生我们称为秋作物,秋作物它生育期比较短,播种时间,播种期也比较短,不像小麦生育期有七八个月,早几天晚几天影响不太大,但秋作物它生育期本身就很短,因为在6月份播种,9月份就收获了,尽可能的‘早播晚收’可以延长作物的生育期。作物一般来说生长时间越长,产量越高。”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及时的应对措施,河南省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得到了加强。未来,随着气候变化可能带来更多类似挑战,河南省在农业科技创新和灾害预防机制上的投入,将是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